内容详情
铁轨上的作文课
■杨姣琦
小时候,我家住在火车站附近,我在书房写作业时,总会在固定时间听见火车鸣笛。我总会好奇,这鸣笛的是哪趟列车?是要归家,还是要远行?
那时候对门的邻居是位退休语文老师。爸妈发现我看完一集电视剧都讲不清故事脉络,担心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便拜托这位退休老师有空时帮我辅导作文。老师姓丁,他常带我外出采风,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采风,只记得他总领着我去乡间小路走走,到孔庙转转,在小池塘边垂钓……回来后便让我写篇小作文,记下当日的见闻感受。可每次接过他批改的作文,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我总是脑袋发胀。
“走,采风去,今天带你去个不一样的地方。”那是个明媚的好天气,丁老师欢快的语气,让我对这次旅行燃起了期待。
斑驳的轨枕、生锈的钢轨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草散落两旁——丁老师带我来的地方是一条废弃多年的铁道。“我也不知道这段铁路通向哪里,但是已经废弃了,没有火车会来,很安全,我们随便走走?”丁老师说。我点点头,便跟在老师后头,踩过一块又一块的轨枕。
丁老师喜欢背着双手走,瘦小的背影衬得他的蓝衫有些空荡,利落的裤脚走路带风,我都有些跟不上了。看着他花白的头发,我不敢喊停,只能在后面默默小跑,追赶他的脚步。幸好老师还是会偶尔停下等等我。那天的轨道很长,我们穿过道床旁疯长的野蓟,观察接轨处已不太灵活的“关节”,听远处列车哐当哐当、渐近渐远的节奏,直到黄昏将钢轨附上了一层金箔。
“文字要像火车头,能拉着整节车厢跑。”他教我写作文的诀窍,“在这里,能用站台的别离写思念,用齿轮的摩擦写远方,用车轨的延伸写未知……”我似懂非懂,只觉他眼角的皱纹深了几分。
泛黄的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在预告一支不怎么欢快的曲子。“下个月我就要搬走了。”丁老师突然说,“这次就不给你布置作业了。”他笑着看我,汽笛恰在这时响起,我望着他鬓角的白发在风里轻颤,恍若望见铁轨边飘着的蒲公英。
多年过去,我家早已搬离。那固定时间响起的火车鸣笛究竟缘何而来,始终没机会核实,就这么飘在记忆深处。但如今,我却坚持写作。丁老师没布置的那篇作业,像绿皮车载着绵长的思念驶过,于我心中的稿纸染上蜿蜒墨迹,向岁月的隧道驶去。每一道墨痕都是时光的刻痕,用来记录那段在铁轨上找寻灵感的日子,记录丁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