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回访调研启动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回访调研启动

本报讯(记者 赵玉姝)7月11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回访调研团培训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回访调研行动正式启动。

22年前的夏天,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们在教师许金刚带领下,走访湖山村、仙鹤门村、孟塘村,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近60人,编纂《苍天回眸(2)》证词集,并被收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饱含血泪的证词,成为那段惨痛历史的鲜活注脚。22年后,新一代南农学子重走当年采访路线,开展横跨岁月的回访,并搜集相关史料,记录个体命运在历史记忆中的流转与传承。

会上,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指出,此次调研活动跨越22年,村庄、纪念碑等外部环境发生变迁,幸存者数量逐年减少,调研面临巨大挑战。新时代青年要从记录者转变为传播者,希望同学们“专业”与“共情”并重,让历史“活”起来。

“以前在书本上学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看到的只是一组组冰冷的数字、一段段客观的描述。但当我面对面地听幸存者讲述亲身经历,才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鲜活。”曾参与22年前访问调查实践活动的罗豪说,“22年前的那次活动,就像一颗种子,种下了‘历史传承’的根。而传承需要用行动去践行。”

回望历史烽烟,传承和平薪火。本次回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青年责任的叩问。此次调研团带队教师、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许悦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公共管理学院组建“昨日今朝”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口述史回访调研实践团意义重大。希望通过调研让“昨日”与“今朝”连接起来,让青年在具象的历史中筑牢勿忘国耻的根基,在现实的发展中坚定振兴中华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