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沙水区自主游戏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
■宿迁市洋河新区王园幼儿园 蒋爱芳
自主游戏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在农村幼儿园,沙水区提供各种各样材料和工具,供幼儿自由、自主地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适合幼儿自主游戏的理想场所。本文旨在探讨相关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在沙水区自主游戏、深度学习,全面培养其动手实践、主动思考、自主创造、持续探究等学习能力。
以问题交流为导向,吸引幼儿参与。在开展沙水区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可以指出活动方向、激发幼儿兴趣。例如,在“沙土造房子”这一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见过什么类型的房子?这些房子都有哪些特点呢?你们想不想用沙、水自己造房子?”孩子们给予教师积极的回应,表现出巨大的好奇心以及游戏兴趣。
孩子们喜爱游戏教育活动,教师要深入了解其兴趣和实际能力,运用引导性问题,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深化深度学习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动手能力。
以设计图纸为靶向,培养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孩子们先对房屋类型进行整体设计,提示孩子们用手绘画、粘贴画、板报等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类型,设计好图纸,定下沙土房屋建设目标。教师再适当提出建议:“造房子要铺地基、有墙壁,整体结构尽可能稳定。”孩子们设计房子图纸时,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会不时交流设计思路。在通力合作以及教师的适当帮助下,孩子们获得可行的沙土房屋设计图纸。
在房屋设计中,孩子们对搭建沙土房屋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并积极想象房屋的搭建流程、整体造型,从而培养空间架构等能力。
以活动材料为载体,锻炼动手能力。进行建造活动时,教师首先要落实场地安全措施,带领幼儿将沙土区周围摆放物清除干净,为幼儿提供塑料铲子、塑料罐子、轻型水管等工具,并约定相关安全事项。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动态,发现不妥行为时及时制止。
在教师的引导支持下,孩子们自由结组对材料进行分类摆放,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承担地基建造、墙壁搭建、屋顶建设等工作。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对材料外形的联想应用到房子实际建设中,用铲子挖掘房屋区域、用轻型水管作立柱,用沙土巩固地基,提高对不同工具的应用能力,逐渐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以失败为铺垫,引发总结反思。在沙水区自由游戏活动中,教师不能刻意让孩子们一路绿灯、顺风顺水完成游戏活动,要让孩子们经历适当的失败与挫折。同时,也要关注到失败可能导致其兴趣下降。为此,教师应及时安慰引导,提出建议,鼓励幼儿将失败作为经验,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如用轻水管搭建房顶时,因轻水管之间缺乏固定装置,且材料轻、承压能力小,风一吹屋顶就歪倒倾塌。教师应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寻找解决方法:“面对水管滑落,我们怎么让其固定呢?”幼儿回答:“可以用胶水固定。”教师适当提醒:“如果再增加水管重量就好了。”幼儿迅速反应过来:“我们可以往里面灌沙子。”教师肯定孩子们的想法,并带领孩子们再次完成屋顶搭建。
以拓展为路径,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适当对沙水区游戏活动进行延伸、拓展,调动幼儿想象力,进一步开发幼儿思维。教师可以抛出延伸问题:“沙土房屋建造完成了,如果下雨我们怎么办,积水了又如何解决?”有孩子抢答:“我们可以为房子铺防水塑料膜。”还有孩子提出:“我们还可以在周围挖一条通道引水,我观察过我们家排水渠。”在游戏教育中,孩子们的思维不断得到开发。
开展沙水区自由游戏活动时,教师要以问题为引导,以设计思路为目标,以材料应用为载体,以反思失败为铺垫,以活动延伸为措施,将常规化活动变成有特定意义的深度学习,引导幼儿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能力。
(本文为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农村幼儿园沙水区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