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财经大学着力构建“AI辅助+人工守护”双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让年轻心灵沐浴“智慧”阳光
■本报记者 阿妮尔
“体验VR心理训练后,我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李明(化名)说,曾被社交恐惧困扰的他,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反复练习沟通技巧后,逐渐找回了自信。这是南财创新构建的“AI辅助+人工守护”双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改变。
近年来,南财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心理咨询深度融合,打造覆盖“精准筛查、高效干预、全程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双向奔赴,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焕发新生机。
据介绍,南财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搭建的AI心理分析平台对线上留言、预约信息、咨询报告等数据,通过语义分析与情感识别,精准识别抑郁、焦虑等高危信号,生成风险报告。心理咨询师据此建立“一人一策”干预方案,将发展性问题导入自助服务模块,同时让专业资源更聚焦危急个案。
“系统提示该生近两周出现高频负面情绪词,需重点关注。”南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崔伟指着屏幕上的预警信息说。AI系统的监测功能提升了心理危机预警响应时效,已成功干预30余起潜在危机事件。
此外,南财引进了VR心理能效系统,提供社交恐惧症治疗、挫折应对训练等几十个心理场景模块,累计服务学生百余次。在仿真现实心理训练室,戴上VR设备的金融专业学生陈雨(化名)正沉浸在虚拟山水间进行专注力训练。“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我的焦虑指数从82%降到了35%。”看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她非常惊喜。
心理健康教育,AI只是辅助,若想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还需结合专业判断和细心呵护。南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赵亮介绍说,学校已建立“AI初筛—人工复核—专家会诊”三级把关机制,8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定期接受“AI+心理”融合培训。
在该校“校—院—班—寝”心理健康教育四级体系中,AI数据分析与辅导员日常观察形成互补。“我们不仅掌握学生学业数据,还能通过AI预警及时了解学生情绪与心理波动,工作更有针对性。”南财经济学院辅导员梁少颖说。
“我们追求的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达标,而是让每个年轻心灵都能在‘智慧’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赵亮说,科技与人文交融的育人理念,正在为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