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创新开展“三航”行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张启建
在全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热潮中,如东教育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面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及教育新态势,如东县教育体育局创新推出教师队伍建设“三航”行动,即“扶海启航168”行动、“黄海远航268”行动和“金帆领航368”行动,构建“金字塔型”教师成长体系。该行动扎根如东教育沃土,传承“黄海潮”“金帆杯”等教研品牌活动经验,前瞻性破解教师发展难题,为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也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范例。
明确三级目标,
绘制教师发展蓝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将这一精神落实到位,如东县教师队伍建设遵循“三步走”战略,从“好老师”起步,逐步成长为“名师”,最终迈向“教育家”的崇高境界。为让这一战略落地生根,如东县教育体育局专门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并下发《如东县教师队伍建设“三航”行动计划》,紧密结合教师的工作年限、学术水平、教学实绩、管理能力等实际情况,明确三级目标,构建三级梯队,精心绘制如东教师发展的清晰蓝图。
以“扶海启航168”行动奠定发展根基。“扶海启航168”行动聚焦“基础性”,旨在为如东教育筑牢根基。该行动主要面向入职3年内新教师及乡村定向师范生,全面实施“双导师制”,为其分别配备教学与德育导师,通过“三练一赛”(练教学设计、练课堂教学、练教学反思和教学基本功比赛),全方位锤炼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如东县多所学校还试点推行“新教师成长档案袋”,翔实记录新教师成长轨迹。经过两年一个周期的递进式培训,全力促进新教师快速适应岗位,着力培育一支“爱教育、上好课、能带班”的青年教师队伍。按照行动计划,不少于60%的新教师将成长为县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等,部分特别优秀者还将进入教育行政干部行列,为教育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以“黄海远航268”行动助力骨干进阶。“黄海远航268”行动着眼“发展性”,聚焦工作5—15年的一线骨干教师,推行“项目制”培养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领衔1项县级以上课题,积极参与“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每学期至少在县级以上平台展示1次教学成果。部分团队还创新开设“学科工作坊”,借助“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成果提炼”的闭环培养模式,助力骨干教师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特色,全力打造“师德高、专业强、成人师”的骨干中坚力量,成为支撑如东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
以“金帆领航368”行动培育领军头雁。“金帆领航368”行动聚焦“示范性”,专注培育县域教育领军者,针对县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名优教师,实施“双名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工程)。设立“定制服务”机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到如东指导,为名优教师提炼教育主张出谋划策。致力于培育一支“有担当、有主张、有影响”的名师团队,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成为如东教育发展的“领头雁”,引领如东教育朝着更高水平迈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打造三个体系,
增强教师发展生命力
打造制度管理体系。为确保“三航”行动顺利推进,如东县教育体育局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体系。组建导师群,加强团队内部交流,分享研训经验,为教师之间互动学习搭建便捷桥梁;出台《如东县教师队伍建设“三航”行动计划管理规范(试行)》,严格规范管理行为,有效提升管理效能,使“三航”行动开展有章可循;统筹规划团队活动安排,对活动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切实提升活动成效,确保各项活动都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下发《如东县各镇(校)“三航”行动负责人工作职责》,构建严密的管理网络,夯实管理责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保障“三航”行动有序推进。
打造行动文化体系。“三航”行动精心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形成强大的精神内核:“诲人不倦,成人达己;文化濡染,博学仁爱;自觉历练,看见成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精神内核,深深激励着广大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将教育视为崇高使命,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我们精心设计了“三航”行动主题歌和“三航”行动Logo。主题歌旋律激昂向上,歌词充满正能量,生动传递着教育的梦想与追求;Logo设计独具匠心,蕴含着“三航”行动的深刻内涵,成为“三航”行动的鲜明象征。此外,团队成员的“电子名片”推介,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风采与个性,有力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打造科学运行体系。我们着力打造确保“三航”行动科学运行的体系,在《沿海教育》等优质平台上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研训经验的交流与传播;在专场展示活动中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与借鉴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各种专项服务,精准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效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构建三条主线,
优化教师培养生态链
构建师德建设主线,夯实教师发展根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为进一步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如东县“三航”行动实施办公室系统组织“讲好三个故事 争当四有好教师”师德教育系列活动。
一是讲好育人故事。鼓励“三航”行动团队以“关爱每一个学生,带好每一个班级”为行动宗旨,积极探索教书育人新方法,不断积累鲜活、成功的育人案例。各“三航”行动团队纷纷将“讲好育人故事”纳入研修内容,努力以身边的榜样激励一大批教师成长。
二是讲好成长故事。引导优秀教师回顾自身成长历程,梳理成长经验,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如东三航”公众号上开辟《优师风采》专栏,推送教师成长故事,以此感染身边的教师,在全县范围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是讲好读书故事。如东县“三航”行动实施办公室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并提出具体阅读要求,鼓励全体成员积极撰写读书感悟。在“如东三航”公众号推出《文韵撷英》专栏,定期分享读书感悟,激发广大教师的阅读热情,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构建课堂改革主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如东县“三航”行动实施办公室高度重视团队每一位成员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规范了课堂教学研究的“333要求”。
一是“三个聚焦”。聚焦各学段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方案,聚焦县真学课堂建设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聚焦县“情境创设与深度学习”研究专题展开研究。
二是“三同要求”。设计相同的研究主题,执教相同的课题,组织同步的沙龙研讨。
三是“三个必须”。参与听课人员必须全程参与研讨,必须撰写听课反思,必须提出有质量的改进措施。
截至目前,如东县各“三航”行动团队共执教同题异构课近6000节,提交听课反思3000余篇,形成了携手同行的良好研究氛围,有力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升。
构建专题研究主线,发展教师科研水平。如东县“三航”行动实施办公室大力实施“论文评选、课题研究、主张发布”三大行动。要求团队领衔人积极申报省、市、县研究课题,确保“三航”行动成员人人有课题;要求“扶海启航168”行动团队成员围绕班级管理、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等方面,每学期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参与评选;要求“黄海远航268”行动团队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初步谋划教学风格,年年有文章发表;要求“金帆领航368”行动团队成员认真梳理、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主张,切实提升全体成员的科研水平。
如东县“三航”行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茁壮成长,为如东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未来的征程中,如东教育人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完善“三航”行动,让“三航”行动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系如东县教育体育局“三航”行动实施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