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校园 阅读点亮人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书香浸润校园 阅读点亮人生

■甘肃省榆中县博雅小学 陶武花

2017年,新成立的博雅小学遇见了新教育,“幸福”和“完整”这两枚理想的种子便在博雅小学这片教育热土上悄然生根。8年多来,博雅人创造了一间间书香教室,谱写了一篇篇生命的乐章,开启了博雅人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之路。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的种子》中写道:“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新教育的种子,我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向着明亮的那方。”这句话常常激励博雅人将一颗颗种子撒播进孩子的心田。

学校在2017年加入新教育实验后,全体教师人手一本《新教育》《教师阅读地图》等书籍。从阅读开始,我们一起在书中寻找行动依据和策略,制订学校《新教育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学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

2022年10月,我开始担任博雅小学校长。一想到要从榆中教育的榜样人物宋姿远校长手中接过博雅小学这根“指挥棒”,我的内心便满是惶恐。多年教育生涯,我早已习惯了做学校决策的执行者。当角色发生变化,我该如何做一名决策者,不辜负每一个决策背后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期待?我变得焦躁不安。此时恰逢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发布首届明师班学员招募公告。经过自荐和现场答辩,我幸运地成为明师班首期学员,有幸和全国榜样教师、全国道德模范、教育部领航名校长等一批专家型人才成为同班同学,接受诸多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的悉心指导。明师班不只是3年6期的线下学习,更有每周雷打不动的“相约星期二”线上读书、观影活动。就这样,当了老师之后翻翻教科书、教案和教辅资料,闲暇之余读读小说的我,开启了认真阅读专业书籍的体验。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导师们的领读下,我们共读了19本书,共赏了19部电影,我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由内而外的变化和自信。

为了让博雅小学的老师们也能参与到读书和观影中,经过前期精心策划,2024年3月,博雅小学组建起了“相约星期三”的读书观影会。每周三晚上8点,博雅读书会准时开始。没有领读人,我们就自己领读。我和校委会成员率先带头,每月由一位领读者选定一本书籍和一部电影,开展三次领读和一次电影赏析。《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与美好生活》《教师的挑战》等书籍和《奇迹男孩》《心灵捕手》《我本高山》等电影走进了博雅人的生活,书籍丰盈了我们的知识体系,电影则让我们看到了好老师的模样。我们以阅读滋润心灵,传播美好,将读书的种子播撒进博雅人心中,让每个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路追随 踏歌前行

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最基础、最关键、最有效的一个行动。新教育人通过晨诵、午读和暮省三种不同形式,让阅读形成一个有机链条,贯穿一日生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孩子们走进博雅小学。全体博雅学子在班主任带领下开启多样化的晨诵课,校园里很快便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晨诵课从孩子和老师的早安问候开始,通过推荐相关图书、组织阅读活动等,将单一的诗歌诵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晨诵中,孩子们遇见了李白、金波,邂逅了金子美玲、谢尔大叔……在诵读之余,我们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快乐童年用文字记录下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激励,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教室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中午,是孩子们的午读时光。新教育午读一般以整本书共读的方式推进,特别强调共读和共识,阅读的书目涵盖文学、人文、科学三大维度。各年级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兴趣,每月确定一本共读书目,利用午读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到了晚上,孩子们再通过漂流日记、绘画日记、周记、绘本、阅读记录卡、读书卡等载体进行暮省。

伴随晨诵、午读、暮省一起开展的还有阅读课。学校每周为学生开设一节阅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特点,个性化开展绘本阅读或整本书阅读活动。在推动绘本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全学科阅读的过程中,师生共读共写的作品也相继诞生。一张张精美的读书卡、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绘本、一张张满是稚气的阅读记录卡,以及札记、日记、心得、年级组的阅读画册等,无不彰显着阅读带给博雅师生的乐趣。

一年四季,博雅校园里的阅读活动丰富多彩。诗词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等评选将阅读植入每一个博雅人心中,亲子共读将书香校园行动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家庭小组读书会将每个家庭的阅读身影定格在广袤的榆中大地上。

目前,博雅小学已经形成了“校长带着教师读写,教师带着学生读写,学生带着家长读写”的共读共写机制,在这样的共读共写中,思维璀璨绽放,文字摇曳生香,师生共同收获成长和幸福。愿每一个博雅人都能通过阅读找到自我,在阅读中体会世界的博大和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