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劳动之美,点亮“五一”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师生参与校园种植活动。
汤毅 摄
▼在盱眙技师学院实训中心,该校机电系师生认真测量加工产品的精度,用汗水浇灌“工匠精神”。
傅维军 摄
▼无锡市双河新村小学开设“健雅枇杷行” 劳动课程,孩子们化身 “小农夫”,尽情享受劳动的快乐。
刘晗 摄
▲高邮市实验幼儿园开展“劳动月”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张静 摄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走进徐工厂房,在专业技师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聆听现场讲解。
刘连启 摄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三年级学生走进太湖之滨的绿野村劳动基地开展实践,动手择菜做饭。
苏弘毅 摄
▲无锡南长街小学的学生们巧手制作丰盛的美食。
燕婕 摄
▼在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的劳动基地里,孩子们正在给花苗浇水。
邓斌斌 摄
昆山市周市镇春晖小学创新打造校园“太空菜园”,参照中国空间站先进种植技术,开展无土栽培实验。
游淑镇 摄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学生走进未来农场,浇灌菜畦、除草观察,用劳动将课本知识融入实践。
丁怡婷 摄
▲启东市蝶湖小学的孩子们制作蓝印花布,传承家乡传统技艺。
陈金飞 摄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跟着奶奶学习为甜瓜绕蔓整枝。
周钰纯 摄
徐州市金龙湖小学开设一系列“节日里的劳动课”,图为孩子们在榨机前观察炒籽、碾碎、压榨流程。
申茹 摄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校通过举办“校园美食节”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帮助下制作家乡特色美食,提高劳动技能。
安炳利 摄
▲盱眙县明祖陵中学组织学生在田间劳作,菜籽从镰刀下飞溅,汗水与欢笑浸透田野。
陈丽 摄
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学生采摘樱桃,并为家乡樱桃代言。
黄惠刚 摄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桥梁,是智慧与汗水交织的诗篇。劳动教育,绝非简单的体力劳作,它是全方位塑造人格、培育社会栋梁的关键一环,是人生的必修课。
当我们亲手种植一株花草,看着它从嫩芽长成繁花,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成长需要付出;当我们参与一次社区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我们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当我们用心制作一件手工艺品,从选材到成型,每一步都倾注心血,我们感受到了创造的喜悦与成就感。劳动教育是一种精神的塑造,让我们从中学会坚韧、学会协作、学会创造。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二版用一组镜头,生动记录全省各地大中小学生的劳动场景:他们或在田园劳作,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感受大地的温度;或在动手制作,用充满童趣的作品传承文化的精神;或在车间实践,用求知的双眼汲取知识的养分……
让我们铭记劳动的光荣,将劳动教育融入生活的点滴。让孩子们从小在劳动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养成性格,用劳动的双手,编织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