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培元”,向美而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乐培元”,向美而生

■程勇

图为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学生民乐团在该校民乐博物馆内演奏

“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丰富,既指和谐动人的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也象征着快乐、开朗的情感状态,体现了艺术审美与精神陶冶的融合;“元”源自商代甲骨文,本义为头部,后引申为根本、首要之义,寓意正气与才能的培育。“以乐培元”即以美育涵养精神根基,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命脉。

我国美育传统源远流长,自尧舜时代萌芽,至周代形成“六艺”教化体系,孔子更将美育视为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深厚底蕴,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多元艺术教育,构建并完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学校“以乐培元”,在“用音乐启迪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通过小学美育课程建设实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中华美学精神,滋养学生的心灵,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建构“博物馆+”

美育物型课程教学新样态

近年来,宿城区实验小学投入400多万元,精心打造钟吾书院、国学长廊、民乐长廊、古诗长廊和民乐博物馆,构建了“一院三廊一馆”美育物型课程体系,形成了结合博物馆资源与美育教学的“博物馆+”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博物馆的藏品、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美育体验。

学校的民乐博物馆尤为亮眼,珍藏了200多种不同乐器,并将藏品引入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在具体实施层面,学校构建了多元化的美育实践体系:将主题展览与课程教学有机衔接,通过互动式工作坊增强体验感;定期邀请知名艺术家举办专题讲座与研讨会,并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造线上美育资源库,拓展学习资源的时空,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艺术鉴赏与学习。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探索“以乐培元”

特色美育课堂实践新路径

宿城区实验小学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构建了“以乐培元”美育体系,形成全方位的美育育人模式。该体系以音乐艺术为核心载体,有机融合审美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美育实施路径。在理论建构上,充分吸收了中华传统美育思想的精髓,同时借鉴了现代教育心理学和审美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实践操作层面,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设计有梯度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在课堂教学层面,学校采取课程重构、教学创新和互动拓展三阶段递进式实施方式。课程重构阶段,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有机整合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开发出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等特色课程模块;教学创新阶段,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互动拓展阶段,通过组建校园艺术社团、开展学校艺术展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平台。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形成从认知到实践、从接受到创造的完整学习闭环。

在课程建设方面,宿城区实验小学形成了“以乐培元”美育实践课程群,包括美育文化课程、美育活动课程、美育体验课程、美育融合课程等。该课程群以音乐为核心,融合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学校注重课程群的层次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在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中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

为保障育人成效,学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三全”评价体系。评价全员参与,形成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社会认可的多维评价网络;评价全程跟踪,建立日常观察、阶段测评、年度总结的全程跟踪机制;评价全方位覆盖,实现课堂表现、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全方位覆盖。该评价体系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通过建立个人艺术成长档案,真实记录每个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轨迹。

宿城区实验小学通过课程实施、活动开展和评价引导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美育与其他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坚定了文化自信,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

形成美育牵动的

“五育融合”育人新格局

“以乐培元”强调通过审美教育与快乐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不仅是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载体,更是贯通其他四育的枢纽。通过艺术化、情感化的教育形式,美育能够有机整合德育的价值引导、智育的知识探索、体育的身心锻炼及劳育的实践创新。宿城区实验小学在艺术创作中融入道德主题,在科学探究中引入美学思维,在体育活动中体现韵律美感,在劳动实践中设计艺术化成果,从而形成“以美融通、多元共生”的教育生态。

“以乐培元”理念以快乐学习与人文关怀为核心,包含双重维度的内涵。“以乐”注重创设愉悦、开放的学习情境,要求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艺术化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减轻学业压力,使教育过程充满情感温度。“培元”聚焦学生的基础性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道德品格、人文底蕴等,强调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渗透融合。学校“以乐培元”的美育模式注重从“知识本位”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为教育改革提供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实践范本。

未来,宿城区实验小学将继续深化教育创新,拓展社会资源,完善保障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探索更有效的实施路径。

(作者系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原副校长,现任宿迁市宿城区龙河中心小学校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宿迁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以乐培元:小学美育课程建设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