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深耕细作,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朱栋 章智伟

近年来,海安市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具有海安特色的“大思政课”模式,以“大党建领航方向、大先生提升能力、大课程优化质态、大治理塑造环境”为路径,生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上下联动,

大党建领航“大思政”方向

党的领导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长期以来,海安市在市委领导高度的重视下,以学校“书记项目”为引领,发动学科教师融合开展思政教育,守好“大思政课”之“正”。

在今年初召开的中国少年先锋队海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海安市委书记谭真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参加活动,勉励广大少先队员“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家乡的繁荣发展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在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的春季开学典礼上,集团党总支书记卢青云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上了新学期思政第一课“灵蛇跃动启新春 热力飞扬追梦想”,结合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海安市持续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书记项目”与“大思政”育人紧密结合,打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薪火代代相传 童心天天向上”“别样融合 同样精彩”“科技‘创’未来 智慧‘新’发展”等一系列叫得响、推得开的“书记项目”品牌,实现党建领航、全员参与,有力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

内外兼修,

大先生提升“大思政”能力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海安市对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全面提升各学段教师思政课教学能力。

海安市在校内建立“双周教研日”制度,推行“三课一诊”模式,以《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开展靶向教研;实施“五个一”培养计划,组建各级名师工作室助推教师成长。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越来越高,各学段教师在思政课比赛中屡屡获奖。1人获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课程二等奖,6人获南通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课评比一等奖,多门课程入选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

此外,海安市大力实施“天天向上·大先生成长工程”,邀请150多名校长、园长和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担任“伯乐”,实名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和可培养对象。采用“组织+个人”推荐方式,建成300多名后备干部人才库。用好“海安名师”工程及其配套政策,吸引高层次、紧缺型教育干部到海安任教任职。实施海安优质师资储备计划,将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纳入年轻干部培养体系。2024年,海安市教育体育局获评第六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学术纯粹、品德优良的优秀教育人才让高质量“大思政课”建设成为可能。

形神皆备,

大课程优化“大思政”质态

学校教育是“大思政课”的根基,课堂教学是主体。海安市在追求思政课程精品化的同时,努力将“学科教学思政化、课堂形式多元化”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方向。

海安市注重跨学科融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元素,逐步形成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其他学科为支撑,校外实践研学为补充的思政课程体系。各学校在上好思政课程外,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以心为引,用爱领航。语文强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数学在故事和审美中涵养家国情怀,体育培养争胜、乐观、向上品质……每一个学科、每一门课程都饱含思政元素,在海安大地上精彩演绎。

海安市还充分利用展馆资源,挖掘思政元素,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高凤英烈士纪念馆等多家展馆,每年开展近百场“红色展馆里的思政课”。

海安市各学校多姿多彩的“大思政”活动,让理论学习更有趣味性,让思想引领更有亲和力。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的话剧《雾重庆》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段唯一入选剧目获评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以“传承红色基因·放飞童年梦想·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获评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小学将非遗项目连厢舞蹈、国粹京剧等传统文化引进学校,被新华社、人民网多次报道……

点面结合,

大治理塑造“大思政”环境

生活是最佳教科书,社会是育人大学堂。“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树立系统思维,既要聚焦“点”,立足学校主阵地,又要关注“面”,汇聚各方资源,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为着力化解思政教育效果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除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导评、社会参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外,海安“大思政课”建设更加注重多维评价和过程评价。有的学校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成长数据;有的学校设计“研学任务卡”,运用对比分析工具,重点监测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等维度进步值;有的学校建立“素养导向”评价框架,通过“红色故事宣讲”“校园文明岗实践记录”等方式追踪学生行为;还有的学校或开发“模拟法庭角色表现”量表,或运用“心理情景剧创作”工具,或设计“社区服务档案袋”,使“大思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评价结果可信可行。

区别于传统的家长学校,海安市家长学校总校独立编制、独立办公、独立核算,有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等9人,先后编写了11册《家庭教育讲义》、5册《家庭教育课案汇编》、16册《家庭教育父母操作手册》和孩子入学4个衔接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海安市建成“总校、区镇、学校、班级”四级家庭教育培训体系,家长学校总校每年到基层学校“送讲”30多场,通过专题讲座、沙龙研讨、经验交流、视频演播等活动,引导家长从思想上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海安市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校外各方力量和资源开展“大思政”教育。海安市关工委联合妇联和团委举办“爱我家乡主题打卡”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一张张“纪念证书”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吴兴宝花费40多万元创办“梧桐心苑”工作室,每天对少年儿童免费开放。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海安市将继续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式建设,以品牌化、特色化、实效化“大思政课”建设,书写海安教育强市新篇章。

(朱栋任职于海安市委宣传部;章智伟任职于海安市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