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篮球思政”拓展育人新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篮球思政”拓展育人新路

■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 马俊 罗定

新时期,普通高中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思政教育?多年来,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坚持守正创新,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篮球运动为思政教育重要载体,找准思政课建设的聚焦点和发力点,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统筹设计中把握育人重点,在整体推进中解决育人难点,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场景设置上贯通育人目标,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开发校本课程,厚植爱国情怀

邗江一中是全国第一批中小学篮球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校(篮球)、篮球文化课程基地,校篮球队3次获得全国亚军,多次获得江苏省冠、亚军,向国家队、省队和高校输送了150多名高水平运动员,学校还建成全国第一所校园篮球博物馆和篮球公园。

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学校依托江苏省篮球文化课程基地和省教育规划课题“普通高中从开展篮球项目到建设篮球文化的实践研究”“运用篮球文化提高普通高中德育实效性研究”,确立“以球育人、体魄与德行并重”理念,开展篮球文化思政创新实践,着力构建“1+N”篮球文化课程体系。

“1”指面向全体学生的大课间“千人篮球操”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集体精神、荣誉感、合作意识。“N”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性课程,二是拓展性课程,三是提升性课程。通过篮球理论课程的学习,挖掘优秀运动员的闪光点,培养学生拼搏奋进、永不言弃的精神;以中国篮球和学校篮球发展历程为课程主线,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

搭建展示平台,点燃运动激情

依托篮球文化课程基地的积淀和影响力,邗江一中开展多样的篮球文化体验活动,为学生搭建多种展示平台。

推广普及篮球运动。学校创编“千人篮球操”,让学生知篮球、爱篮球、关心篮球,投身篮球运动。

举办篮球竞赛活动。每个班级都组建男女篮球队和啦啦队,开展“三人”篮球赛、班级对抗赛等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与篮球有关的活动中。同时,举办、承办全国中学生篮球邀请赛、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拼搏、团结合作、善思创新的品格。

在活动中实现全面育人。学生在欣赏高水平篮球比赛时,感受篮球精神和篮球文化的魅力,学会以阳光的心态努力创造美好的人生。赛事期间,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秩序册编排、海报制作、开幕式策划、赛事稿件撰写、视频及照片拍摄等综合活动,让育人触角向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延伸。

打造品牌文化,培育核心素养

篮球文化是以篮球运动为表现形式,体现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和社会意识,围绕篮球运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等方面,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依托江苏省篮球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成果,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篮球文化”,明确“以球育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以球聚心”的文化内涵,强化“篮球文化”与健康、艺术、学习、生活、劳动、心理等之间的正向关系。如学校开展征集校篮球队队徽和吉祥物活动,融政治、美术、语文等多学科于一体,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篮球文化活动,既激发了青少年对体育竞赛及相关活动的热情,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篮球文化魅力。

实践表明,篮球运动的普及和篮球文化的建设不仅能明显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效降低学生肥胖率、近视率,还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责任感。

深化课题研究,凝练篮球精神

2015年,学校申报“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中从开展篮球项目到建设篮球文化的实践研究”,开始探索以篮球文化育人的特色路径;2021年,申报“十四五”规划课题“运用篮球文化提高普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以篮球运动为载体的思政教育校本实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提炼出篮球运动蕴含的8种精神品质,助力铸魂育人。“篮球是圆的”——团队精神;“篮球是需要传递的”——协作精神;“篮球比赛是在争抢中进行的”——竞争意识;“篮球最终是要投进球框的”——目标意识;“篮球比赛每一分都不容易”——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篮球比赛比分随时都会改写”——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篮球赛场上每一球的处理都可能关乎胜负大局”——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篮球比赛胜负是用实力说话的”——打好基础,抓好平时训练。学校将这一成果运用于师德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中,促进师生精气神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篮球精神是邗江一中的精神谱系之一。未来,学校将继续完善“篮球思政”体系建设,持续打造高品位“篮球文化”,让篮球文化持续赋能思政教育,构建学校全面育人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