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乡下的树,城里的树
■滕道明
驱车回老家,柏油马路宽阔平坦,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车子像一尾鱼,惬意地游在童话世界里。车子渐行渐远,心中突兀地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烦闷,视线所及大都是杨树。那些柳树、榆树、洋槐、桑树、梧桐、椿树、楝树、皂角都到哪里去了?那些桃树、杏树、李树、枣树、柿树、梨树、樱桃、石榴都在哪儿呢?
不由得想起儿时,那些成片成片的树,那些一行一行的树,那些零零散散的树,那些孑然独立的树……不仅是孩子的乐园,也是鸟的乐园。
烈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腰酸背疼的母亲,在地头的树荫下直直腰,树就是一把伞。散工了,赶着牲畜、扛着农具、背着柴火的父亲,在路旁的树下歇歇脚,树就是个驿站。吃饭时,三三两两的邻居端着碗聚在家前屋后的树下,一边吃一边聊着张家长李家短,树就是个说书场。傍晚,牛躺在树下悠闲地咀嚼着囫囵吞下的草料,狗在一旁不停地捣蛋,知了不知疲倦地歌唱,树就是一个家。
桐花、槐花、玉兰,妩媚的花和沁人的香会招引成千上万的蝴蝶和蜜蜂。洋槐花、榆钱、紫藤花,都是天然的美食。最美味的是蝉的幼虫,洗干净用盐腌一晚,第二天早上在锅里一煎,至今回味无穷。
树是孩子的乐园。儿时的伙伴没有不会爬树的,好像也没有谁刻意学过,爬着爬着就都会了。除了爬树比赛、上树拾干柴,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比如捉迷藏,有时候藏的人就躲在头顶上树的枝杈间,而找的人却在地上煞费苦心地寻。直到树上的人忍不住,扑哧一笑,找的人才恍然大悟。
乡下的树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每当我淘气惹得父亲吹胡子瞪眼时,爷爷总是宽恕地说“树大自直”。每当我把灶膛整得狼烟四起时,母亲总是点拨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这些简单得像白开水似的道理一直鞭策我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而今那些树,那些难忘的树,都依稀成了记忆。
城里的行道树往往品种单调,而且大多被剪成三头六臂的统一样式,略显呆板。公园里的树倒是千姿百态,郁郁葱葱。忽一日,公园不仅免了门票,还拆了围墙成了开放式的便民场所。又一日,广场景点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再一日,行道树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有了树,有了各种各样的树,有了随处可见的树,就有了鸟语花香,就有了莺歌燕舞。城市好像神话般地搬进了森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就记住了乡愁。
和乡下的树比起来,城里的树显得有些娇气,稍微一段时间不下雨就蔫起来。和乡下的树比起来,城里的树很疲倦,天未亮就有晨练的人或拉或推或依或吊,其实那时的树还在睡梦中。树在人们的惊扰中还未醒透,就淹没在无边的噪声和汽车尾气里。煎熬了一天,晚上应该好好休息了,但是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霓虹灯和射灯使树难以平静入睡。进了城的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样,苦和乐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乡村振兴使乡下更像城里,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使城里更像乡村。希望有朝一日,乡下的树像城里的树一样丰富多彩,城里的树像乡下的树一样恬淡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