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每朵花里都住着一个春天
■吴建
星期四下午,我带学生去上“大课间”。路过校园里的池塘,一个孩子指着旁边的小花惊奇地喊:“老师,迎春花开了!”孩子们纷纷驻足观看,赞叹:“花儿真好看,金黄金黄的。”我摸摸那个孩子的头说:“春天来了,花儿就盛开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
小时候,母亲喜欢在院子里种花。母亲是教师,特别关爱学生。记得母亲班上一个女孩成绩不太好,母亲很关心她,征得家长同意后,每天晚上把她带回家悉心辅导。一年后,她取得很大进步。小女孩的父母感激不已,想酬谢母亲,母亲坚决地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孩子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母亲把班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一朵花。她说:“花是春天的眼睛,透过它们,你就能看见最纯净的世界。”
每到春天,母亲的花圃就热闹起来。月季攀着篱笆,像一群顽皮的孩子;茉莉躲在绿叶间,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清香;风信子大大方方地开着,像穿着红裙的舞者。母亲常常蹲在花丛中,轻轻抚摸花瓣,仿佛倾听它们的心事。
那年春天,我生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的日子,我茫然地望着灰暗的房顶,窗外的春光与我无关。母亲每天都会摘一朵花放在我的床头,有时是含苞的杜鹃,有时是绽放的水仙。她说,这些花里都住着春天,它们会把春天的温暖带给我。我望着那些花儿,恍惚间真的看见花瓣里藏着的小小世界。那里有阳光,有微风,还有希望。
病愈后,我常常蹲在花前学着母亲的样子观察它们。渐渐地,我发现了许多奇妙的事:清晨的露珠在花瓣上画出彩虹;蜜蜂采蜜时,轻轻摇晃花枝,像是在跳舞;蝴蝶停在花上时,翅膀微微颤动,仿佛诉说心事。这些细微的美好,让我懂得母亲的话——每朵花里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都住着一个春天。
后来我离家求学,母亲也退休了,但她依然守着那个花园。每次回家,我远远地就看见院子里盛开的花朵,闻到花的清香。母亲的白发渐渐多了,但她的花园却越来越热闹。她说,这些花都是她的孩子,每个春天,它们都会如约而至,带来温暖与希望。
再后来我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毕业后回到母校做了一名传道授业的语文教师。初为人师,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有些束手无策。回到家里,我唉声叹气,母亲把我领到花园里,指着那些花儿说:“你别看它们长得漂亮,每一朵花背后都有故事。有的花一开始并不起眼,甚至长歪了,但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它们最终都会绽放出自己的美。”她弯下腰,轻轻抚摸着其中一朵花的花瓣,继续说:“教书育人也是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有的聪明伶俐,有的稚气未脱,有的则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和关心。你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因为一时受挫就失去信心,关键是要用心观察、理解他们。”
母亲抬起头,目光温柔而坚定:“你要像园丁一样,懂得适时浇水、施肥,也要懂得修剪和等待。有时候,严厉是必要的,但更多时候,爱和耐心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就像这些花儿,只要你给予关怀和引导,就能茁壮成长。”
听完母亲的话,我豁然开朗。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陪伴和引导。回到学校,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花儿一样精心培育。渐渐地,他们懂事了,就连几个顽皮的学生也开始专心学习。30多年过去了,曾经贪玩的学生长大了,各自取得了成就。
而今,耄耋之年的母亲无力侍弄花圃了。一有空闲,我就回老家种花。春天又来了,老家院子里的花又盛开了。我蹲在花丛中,轻轻抚摸花瓣。那些花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一支永恒的舞。我知道,母亲说得没错——每朵花里都住着一个春天,每朵花都藏着一份永不凋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