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需要“具身”实践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道德教育需要“具身”实践

■曹蕾 武超

道德教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青少年习得中华传统美德,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涵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同时,我们看到,某些学校管理者将道德教育理解为道德说教,把成人世界的道德条目简单灌输给学生,虽然花费了很多心血,但效果并不好。我们不能把道德教育等同于教化、训斥、惩处等行为,道德教育不只是德育处与班主任的职责,德育活动也不能仅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否则就会存在身心分离的问题。

“离身”德育和“具身”德育

如果把学生仅仅当作容纳道德知识的“容器”,认为道德教育无需身体的参与,与环境无关,就是典型的“离身”德育。这样的道德教育表现为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活动。“离身”德育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本质,难以把握道德规范的功能,更别提理解道德规范的意义,从而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当道德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道德知识便会成为来自外界强施于己的“他律”,会把学生变成耳朵听道德,嘴里讲道德,但行为却不一定合乎道德的“两面人”,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

“具身”德育强调在道德学习中“此身”与“彼身”及“环境”的互动,认为身体与心智无法分离,是和谐统一的。正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所形容的那样:“脑和身体浸泡在熬制心智的同一锅汤中。”身体是道德学习的主体,身体的投射建构着知情意行的整个过程,认知活动并非只发生在人脑中,道德的发展是主体心智嵌入身体,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身”德育强调情境性,是情境化的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辨识道德品质的生成情境,更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思想内容,更明确地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从而在实践中内化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水准。

“具身”德育的独到之处

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时代德育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郭志芹教授曾在《马克思主义身体观视域中的道德教育》一文中说:“目前我们所进行的德育,看不到受教育者的自我需要和个性差异的诉求……单单强调社会规范层面上的道德,对内不足以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道德意识,对外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道德实践。”这种脱离了个体生命成长的“离身”德育,仅仅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结果收效甚微。与其相比,“具身”德育就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不应只是一个被放逐了身体的存在,不应只是一个理性认知的空壳,身体与心灵应该和谐统一。“具身”德育重视身体,重视身体的经历、情感的反应。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身体在道德认知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身体既是道德认知的主体,也是道德行为的主体。

“具身”德育不仅强调身体的参与,还非常关注与身体紧密相连的涉身情境,让情境重新回到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位。生动具体的情境,能让道德教育更加具体、实际,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深远影响。

“离身”德育将课堂中的讲解和说教作为主要手段,教育内容多是刻板且枯燥的概念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置身具体道德情境时表现得往往不如人意。与“离身”德育不同的是,“具身”德育是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真实生活才是道德教化的舞台,生活与道德不能割裂。当道德教育的学习、实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时,学生便能发自内心地提升道德素养,坚定道德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具身”德育的实践探索

我们要充分发挥“具身”德育的育德效果,就要遵循德育大纲要求,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设计贴近实际且能够有效实施的德育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德育内容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明确要求“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

根据指南要求,学校要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活动、团队社团活动。如果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统一的主题,师生就会疲于应对,很难收到好的育人效果。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根据德育目标,结合实际学习生活,把德育内容分解到每个月份,设计特色鲜明的月主题活动,通过不同月份的特色活动,不断强化德育内容,创设“具身”情境,发挥校家社合力,有效落实育人目标,凸显育人成效。

道德教育不应只是发生在师生之间“授—受”的过程,而应借助巧妙的活动,构建“具身”的情境,在实践中不断引发道德主体共情,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需要学生通过“具身”的活动来理解道德价值,在感同身受的活动中让学生产生共情,在相互交往中发展道德意识,形成道德观念,生发出良好的道德行为。

(曹蕾系徐州市东苑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领军名师;武超系徐州市东苑中学德育处主任;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德育主题活动创新设计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