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航团队研发国内首款可穿戴肺功能实时成像仪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周新华)近日,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副教授姚佳烽团队研发的“可穿戴肺功能实时成像仪”获评2024年度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十大技术转移优秀案例”。
传统的肺功能检测依赖医生的经验判断,而CT、MRI等设备虽能提供影像,却存在辐射风险、设备笨重、成本高昂等问题。团队研发的成像仪,突破传统CT、MRI的静态成像局限,通过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在患者胸廓表面布设16个柔性电极,实时捕捉肺部通气区域的电导率变化,并将数据转化为动态图像。“就像给肺部装了一台‘实时监控摄像头’。”姚佳烽说。
通过算法解析阻抗信号,该成像仪可清晰显示气流在肺叶中的分布、流动异常区域,甚至能捕捉到细微的肺泡通气不均,为早期肺纤维化、慢阻肺急性发作提供预警。此外,其绷带式设计可自适应不同体型,儿童、老人均能舒适佩戴,单次检测成本仅为传统设备的十分之一。
据介绍,为改变肺功能成像仪长期被国外垄断、进口设备售价高昂的状况,姚佳烽团队仅用9个月便攻克首代样机,并在2024年正式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款可穿戴EIT设备。目前,设备已在17家三甲医院投入临床,并在全国多地社区医院辅助开展慢性肺病筛查,累计服务患者超2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