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人生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西游记》里的人生课

■吴昌龙

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总有一些课堂令人难以忘怀。那节以《西游记》为主题的课,便是如此。

那天,我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计划,满心期待地走进教室。刚踏入教室,我就被学生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目光包围。我笑着问道:“今年有个超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同学们都看了吗?”这一问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他们兴奋地举手,有的甚至想从座位上站起来,教室里回荡着欢声笑语。待稍微安静些,我话锋一转:“那《西游记》大家肯定更熟悉吧!里面的神仙法术高强,妖怪千奇百怪,法宝神奇无比。而今天,咱们要聚焦一个特别神秘的东西——长生药。”说着,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天命人”招新计划。学生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期待踏上一场“冒险”之旅。

初读:揭开长生药的神秘面纱

第一关是初读《西游记》,梳理长生药的种类和功效。学生们都做了充分准备。有个男生向往地说:“太上老君的仙丹可厉害了,吃了不仅能延年益寿,还能增强法力,能变得和孙悟空一样,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一个女生绘声绘色地描述王母娘娘的蟠桃:“蟠桃又大又红,就像天边的晚霞一样。吃了它的人就能和天地同寿,见证世间所有的变化,真神奇。”还有学生补充道,镇元大仙的人参果也很神奇,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处处都是热烈的讨论声。

再读:打破常规认知,探寻生命真谛

初步了解后,我们进入了第二关——二读《西游记》。我提出“唐僧不是‘长生药’”的观点,教室里瞬间安静了,紧接着炸开了锅。他们很疑惑,有人说:“吃了唐僧肉不是能长生不老吗?书里就是这么写的。”我笑着说:“大家别急,咱们可以从唐僧的出身,神仙、凡人、妖怪对他的态度,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思考。”

小辉第一个站起来,有理有据地说:“老师,我觉得可以从佛教转世和道教长生的概念来看。唐僧是如来佛祖徒弟金蝉子转世,这是佛教的说法,和道教追求的长生不一样,所以说唐僧是‘长生药’,在逻辑上说不通。”小敏紧接着补充:“神仙和凡人都不吃唐僧肉,只有修行不深、被欲望冲昏头脑的妖怪才会上当,这也侧面反映唐僧肉没那么大用处。”我很惊喜,他们逐渐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再只看表面,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探险家,开始在知识的森林里寻找隐藏的宝藏。

紧接着,我们又一起探讨长生药在书里的作用。学生们发现,长生药就像一条神奇的线,把精彩的故事串了起来。孙悟空偷吃蟠桃和金丹,大闹天宫,把天庭搅得鸡飞狗跳;人参果引发了孙悟空和镇元子的冲突,让故事跌宕起伏。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长生药就像是一个考验,看看唐僧师徒能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诱惑打败。”他的话一出口,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慢慢明白,吴承恩写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不只是为了让故事好玩、有冲突,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唐僧师徒面对诱惑时的坚定信念。

三读:取经之路与人生启示

经过深入探讨,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愈发深刻。三读《西游记》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我抛出问题:“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都遇到过哪些考验?他们是怎么应对的呢?”学生们一下子都举起手来。有人说遇到过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唐僧却始终心如止水,坚定地念着佛经;有人说遇到过生死考验,孙悟空靠着他的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一次次在绝境中化险为夷。

在讨论“从古到今,人们对长生药的看法和追求有什么变化” 时,学生们积极发表看法。小宇说:“古代帝王找长生药是想一直当皇帝。但现代人更注重生活质量,会通过健身、养生让自己更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另一个同学接着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们对生命的探索也更深入了,不再只想着靠吃药来长生不老。”

接着,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唐僧师徒在取经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他们从唐僧师徒坚持信仰、互帮互助,说到历经千辛万苦取到真经传播佛法,再到《西游记》这本书里讲的人生道理。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小组都积极发言。小颖平时比较内向,可这次她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唐僧师徒遇到困难从不放弃,这是立德;他们一路上帮助了那么多人,这是立功;《西游记》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这是立言。”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颖的脸上扬起了自信的笑容。

快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我对他们说:“在《西游记》里,我们跟着唐僧师徒经历了好多考验。他们的取经路就像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那些信仰、智慧、团结的品质,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就是我们人生的‘长生药’。”

经过这次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只是教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人生,培养品德。把经典作品和生活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有趣又有挑战的情境,他们就会展现出无限的潜力。今后,我会继续陪伴学生,帮助他们收获知识,不断成长,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