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钱建芬
苔,生于山野,长于山野,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出众的天赋,但也能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顽强绽放!
怀揣教育的梦想,1994年,我踏上了吴江这片教育的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热爱,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心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坚守爱的初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坚持人本化、人性化教育,致力于实施“闪光教育”,努力寻找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教学上,我倾注了许多耐心与爱心,及时辅导和帮助落下功课的学生,让他们重拾信心;帮处于低谷的学生从失败中寻找不足,重拾勇气;耐心引导学生改正缺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十年寒来暑往,我深入走访过每一名我所带学生的家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更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每位家长的困惑与担忧。通过深入的家访、电话联系、网络沟通,我改变了学生的面貌,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在这场我和学生的双向奔赴中,我不断收获一个又一个小欢喜,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苏州市师德标兵、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很多毕业生一直与我保持联系,他们偶尔的祝福和问候都会让我欣喜不已。
厚植专业底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精深、精准、精致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结合课堂实践,我逐步提炼出“突出本质,回归本原”的教学主张,形成了“情境引导→合作探究→亲历建构”的课堂特色,构建了“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课堂样式。我认为,数学教学要从数学的本原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认识数学本质,掌握数学规律,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我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先后主持并参与多个省级课题,开设省、市级公开课、讲座,并作为领衔人带领团队参加多项改革项目,为区域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青蓝携手同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长年的教学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肩负起作为一名老教师的责任,不断传授教学经验,带领年轻教师、骨干教师一起成长。
近几年,根据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我申报了“教·研·写一体化:知识管理视角教研转型实践”“基于经验生长的数学本原问题课堂教学实践”等课题,引导教师把实践与学习、反思、提炼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在学校,我组织成立了青年教师研修学院,每月定时组织读书沙龙、论文写作、课题指导等研修活动,以实现资源共研共享。我牵头组建了苏州市吴江区学科中心组、区新入职教师团队、骨干教师后备团队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思与交流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引导青年教师在“阅读→观摩→交流→实践→反思”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各团队教师在省、市评优课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多人成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吴江区名教师。此外,我还带领区骨干教师、名师团队赴贵州、广西、西藏、甘肃等地开设多场讲座和授课活动,为教师“搭平台、促成长”,“广辐射,共发展”。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愿成为那朵微小的苔花,在“成己达人”之路上一直前行。
(作者系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