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苏州召开全市教育大会——
开创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建设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3月16日,苏州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省教育厅厅长江涌等出席会议。省教育厅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厅市教育战略合作协议。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努力建设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刘小涛强调,苏州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完善“大思政课”格局,扎实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方位守护学生身心健康。要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和教学质量提升,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服务水平。要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强化对人才引育的支撑作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鼓励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强化对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建好用好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弘扬崇文尚教的社会风尚,携手开创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江涌充分肯定苏州教育事业取得的新成效。他希望苏州坚守教育的政治属性,一以贯之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坚守教育的人民属性,着力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勇争先;坚守教育的战略属性,切实以教育之强助力经济大市挑大梁;同时,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开展平安校园行动,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更大力量。
据悉,近年来,苏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丰富“苏式教育”新内涵,提升教育生态质量,积极服务城市发展,朝着教育强市目标稳步迈进,为学生成长与社会进步注入强大教育动力。
“工业园区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教育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不断提升。”“苏州市职业大学打造苏州智造终身教育平台,实现‘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全覆盖,年培训职工10万人次,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在苏州找到向上支点。”“省苏州中学校与苏州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纳米所共建教育基地,让社会资源成为思政教育‘活教材’,让千年名校在新时代焕发别样光彩。”……现场,来自各地各校的声音生动展现近年来苏州教育的斐然成就,体现出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劲势头。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苏州启动校企共建一流学科计划,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在苏州高校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约100个一流学科专业,首批遴选10对合作项目,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融合形态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向,构建产学深度协同的新型育人机制。目前,苏州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已全面对接“1030”产业体系,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城市学院等院校实现10个产业集群全覆盖,为产业发展输送精准适配的高素质人才。
会上,苏州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所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启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建设。未来,苏州将指导全市高品质高中“一校一策”与头部高校开展人才协同培养,重点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课程建设与学科育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师资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教育资源高效整合与共享,筑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根基。
当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苏州学校正式揭牌,学校将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整体布局,植根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际视野、报国情怀的新时代创新英才,更好服务苏州教育强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