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迸发“满满活力”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开发适合幼儿的“生成课程”,推进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学前教育迸发“满满活力”

■本报记者 迟婉婷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幼儿园中(1)班外墙上,贴着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片。仔细观察,不同图片之间用箭头相连,似乎暗含着某些关联。该班班主任周鹏介绍说,这是他带领孩子们开发实施的“生成课程”。从“簸箕乐翻天”图片开始,沿着箭头方向朝“簸箕可以晒什么”“簸箕和竹子的关系”等不同主题发散,孩子们在教师带领下用好奇心“触摸”大千世界。

近年来,盐城经开区教育系统以“生成课程”为抓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幸福感,逐步探索出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路径。不久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盐城经开区名列其中。

引进新课程,让幼儿玩起来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如何依据《指南》,利用本土条件和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盐城经开区学前教育人一直在思考。2023年,经开区学前教育工作室主任景秀琴得知,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时松副教授正研制“生成课程”。经协商,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同年8月,“生成课程”在经开区学前教育阶段落地。

“‘生成课程’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开展实施,老师们一开始并不十分清楚。”景秀琴告诉记者,“生成课程”指对幼儿的需求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随后不断设计、调整课程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地学习,同时师生在共同学习中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课程建设初期,时松教授团队通过现场指导、在线点评教案等形式,帮助教师打开活动设计思路,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秉持“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理念,经开区各幼儿园教师结合“生成课程”理念和要求,充分观察、利用身边资源。幼儿们在教师带领下认识竹子、石榴、油菜花等,感知世界之大;摘毛豆、数豆荚,“生成课程”既是劳动课,也是数学课。“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老师们也在课程设计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课例。”景秀琴说。

不仅如此,经开区幼儿园教师还积极向外“取经”。2023年11月,首批覆盖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21名幼儿园教师奔赴北京市延庆区幼儿园观摩“生成课程”教学,并将相关经验在全区推广。2024年7月,经开区申报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建设项目“五域共进:区域推进‘生成课程’的实践探索”入选2024年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名单。

建设大团队,让教学强起来

“我宣誓,我将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在盐城经开区男幼师发展联盟成立仪式上,该区男幼师庄重立下誓言。

学前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不平衡,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男幼师的优势?2024年10月,经开区学前教育工作室将该区15名男教师组织起来,成立“男幼师发展联盟”,通过开展集体教研、座谈交流、“星火计划”阅读等活动,发挥男幼师群体的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幼儿园男幼师刘恒瑞毕业于体育专业,在开展关于“走”的中班健康活动时,他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小小醒狮娃”游戏,让孩子们既体验健康运动的乐趣,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男教师思考问题的维度不太一样,有时会有一些新颖的想法,比如舞狮也是一种‘走’的形式,这是很多老师不太能想到的。”盐城经开区学前教育工作室教研员徐炜说。

除了建立教师联盟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经开区还重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3月,第五批盐城市名师工作室评选结果揭晓,“王静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获批成立,这也是该区唯一一个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有20名教师加入,我们希望能以此推动成员实现从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到领航教师、卓越教师乃至教育家型教师的转变。”工作室主持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王静说。

“共建、同研、悦享、齐进”是王静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秉持的团队精神。截至目前,工作室举办了10余次集中研修活动,团队成员频获佳绩:两名教师入选2024年省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撰写的《基于“畅谈空间”培养大班幼儿的叙事性讲述能力》等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工作室成员主持的“乡村幼儿园中AI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劳动教育视域下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成功立项。

提升幸福感,让教师留下来

盐城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一度面临教师编制紧缺难题,除了在编教师,全区各幼儿园还有不少人事代理教师。

“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幼师要支付房租、交通等费用,这些对他们来说是一大笔开支。”盐城经开区步凤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沙璐璐说。2006年,沙璐璐成为经开区人事代理教师。她说,面临现实压力,不少人事代理教师离开了经开区。

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为了解决部分教师生活压力大、学前教育人才流失的问题,2021年11月,盐城经开区委组织部、社会事业局联合出台相关方案,下定决心用3年时间解决公办幼儿园人事代理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方案发布当月,随即举行第一次相关教师考试,内容涵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活动设计、案例分析等。2021年至2023年,盐城经开区委组织部、社会事业局连续3年组织相关考试,使原有的人事代理教师全部实现了同工同酬。自此,盐城经开区率先成为盐城市首个实现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的地区。

沙璐璐是参加首批考试并顺利通过的教师之一。现在,她每个月工资与在编教师并无二致。“我们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更有动力了,每天都有满满的幸福感。”沙璐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