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三角梅

■王增林

我家旁边的一条小街上,好几家商铺门前都摆着三角梅盆栽。这些三角梅花期特别长,加上盆大肥足,又被店家精心照料,常年花朵艳丽,生机盎然。

大前年,我也网购了一株三角梅树苗,养在阳台上。没想到,三角梅从入夏到晚秋,不断生出花蕾,绽放美丽的花朵。于是,我又动了在老家院子里种三角梅的心思。

次年春天,我专门跑到城郊花木市场,买了四五种花开正盛的三角梅,驱车几百公里将它们拉回苏北老家,栽在门口的空地上。

三角梅本来就是带花购回的,到家后我解除了花盆对它们的“束缚”,给它们充足的水肥,它们从春到秋都开得很旺盛。

我正得意地以为大功告成,没想到进入初冬,三角梅很快就枯黄叶落,即便我做了扎草防冻的紧急处理,没过多久它们还是全枯死了。之后,我搜索三角梅生长的适宜温度,得知三角梅是从南美巴西引进的树种,适宜它生长的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而我们老家冬天最低在零下八九度,没有专用的暖房,三角梅当然无法生存。

老家种不好三角梅,不是这个树种不好,而是环境与它的生长习性不相匹配。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一些教育现象。最近,有个女教师在网上吐槽一个学生学不会数学,老师给他课后辅导,教会了他除法,他忘了乘法,再教他乘法,他又忘了减法。辅导了一段时间,他的数学成绩仍只有10分,老师无计可施,焦虑得掉下了眼泪。

这个老师无疑是尽责的。她表现出来的焦躁和无能为力,反映出她对学生的关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她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也不能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种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个性和能力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善于动脑,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交际沟通,有的比较内敛含蓄;有的长于逻辑推理,有的擅长形象表达。“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这个“学不好数学”的学生一定有其他特长。

记得有一对父母曾在网络上分享孩子的故事,虽然孩子学习成绩平平,但他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做好饭,等待父母下班。他有对父母的爱心,又具备烧饭做菜的技能,将来同样能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要坚持一个理念——“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一个孩子也许对掌握某门学科缺少天赋,但并不意味着他不可塑造。教师应该接受学生的不完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做到“眼中无差生”,相信他们终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如同那三角梅,只有处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绽放光彩,学生也只有在被正确理解与引导的教育环境里,才能展现出属于他们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