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解读“生命叙事”为新教育人专业成长“引航”
■许卫国
肇始于21世纪初的新教育实验,走过20多年历程,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探索的一个典型,成为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对话的一个代表。
“底线+榜样”是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新教育实验一直通过发现榜样、呈现榜样、言说榜样,引领新教育人向前走。生命叙事是新教育实验呈现榜样的重要方式。在新教育年会、新教育实验工作会议、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及各类新教育研讨会、现场会、开放活动中,生命叙事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师生反省生命历程、言说生命故事、呈现专业成长的独特方式。
生命叙事的含义
侧重于“生命”阐释,生命叙事就是为生命书写一个故事。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生命就是书写一个故事;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从事教师职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展开与书写。”
侧重于“叙事”阐释,生命叙事就是叙述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故事”构成“叙述”的内容,“叙述”赋予“故事”以“教育学意义”。生命叙事是指生命个体运用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书写自己体现生命在场、自我成长和非凡意义的教育生活。
在“叙事”前加上“生命”一词,是新教育特有的一种表述,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叙事性。叙事,强调记叙事情,而且是“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新教育实验以实践的观点理解人。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教育生活是师生生命的历程。新教育人通过教育生活演绎的是自己的生命。生命叙事是“努力着将‘对活着的珍爱’一点一滴转化为有意义的生命痕迹”。
生命性。好文章是生命的精华。生命叙事是用生命言说的,是生命在场的言说,言说的过程中伴随着清醒、强烈、深刻、细腻、持续等生命体验。这种言说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与生活实践过程中的生命体验是一致的,能让与这些文字相遇的人“感同身受”,发生共鸣。有人说,“有的人用文字写作,有的人用生命写作,用文字写出的是故事,用生命写出的是人生”。生命叙事就是用生命写出的人生,文字的背后是真实的生命在燃烧。
生命叙事的价值
化解困惑,提炼经验。有些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常常感到自己一天到晚不知在忙些什么,做了不少事但说不清楚。日常的生命叙事,就是通过写,描述“忙”的状态,解释“做”的意义,并通过描述和解释,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生命叙事是一种实然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情境性,从中获得的认知有相当部分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隐性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叙事写作发挥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即提炼经验的重要作用。
分享交流,记载历史。新教育实验主张,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我们的教育生活由无数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而通过专业写作,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并将经验融入教育生活,使之成为我们专业反应的一部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加富有洞察力。我们以生命叙事的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生活的资讯。如果没有生命叙事,就没有通过报刊、网络、会议及学校现场呈现出来分享交流的丰富的新教育实践。这种生命叙事已经不是简单的资讯传递,而是渗透了新教育人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经过了新教育人的梳理、提炼和概括。这种生命叙事最终将成为新教育人生命的历史,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历史。
自我发现,自我成全。生命叙事是一个生命被唤醒并自觉用文字物化的过程,让人带着“觉性”去触摸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日每时最平凡的工作。生命叙事让我们保持敏感、“觉性”和思考、对话的习惯,成为我们的一种日常修炼,产生一种持续的自我成长的需要,让成长成为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和利益支撑的自觉行动,实现着对自我生命的发现和成全。
生命叙事的类型
生命成长叙事。生命成长叙事主要记述一个教师生命觉醒、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历程及重大事件、主要成绩和人生感悟。专业发展又包括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等内容。生命成长叙事可分为职业生涯叙事、阶段性生命叙事等。职业生涯叙事讲述一个教师从教以来的生命历程和故事。阶段性生命叙事讲述某一阶段的生命历程和故事。阶段性生命叙事常见的有新教育实验叙事和年度生命叙事。新教育实验叙事讲述一个教师遇见新教育后重新出发、生命花开的过程。年度生命叙事以一年为一个周期,讲述教师一年内生命历程中的关键事件、主要收获和人生感悟,是新教育人“晨诵午读暮省”生活方式在年终岁末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的继续,是过去一年生活的反省、工作的复盘,更是新的一年生命的序章、旅程的开启。
行动项目叙事。一个个行动项目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抓手和实践路径。如今,新教育实验行动项目已经拓展至近20项,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传承、新生命教育、新艺术教育、新科学教育、新人文教育、新德育、未来学校等。行动项目叙事聚焦某一个项目,讲述项目的实施策略、成效、经验和教训。行动项目叙事的内容要能体现所讲述项目的特点,反映对该项目的理解。如,缔造完美教室行动叙事要讲述一个教室的文化构建、课程建设,展现一个教室里师生生命花开的景象。
生命叙事的话语方式
生命叙事存在“道”和“术”两个面。所谓道,就是道理、观念、原则、规律等思想性、哲理性的东西。生命叙事过程中所折射的教育理念、哲学观念等就是“道”。所谓术,就是技术、手段、方法和技巧等程序性、操作性、实践性的东西。新教育生命叙事的话语方式指的“术”,除了讲究一般意义上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之外,还有以下四点要求。
体现生命性。生命叙事的生命性体现在文字中折射的生命体验和对生命的关注。生命体验常常体现为情感体验。沈从文先生说:“浓厚的感情,安排得恰到好处时,即一块顽石,一把线,一片淡墨,一些竹头木屑的拼合,也见出生命洋溢。”在新教育人的生命叙事中诗意地抒发对教育的热爱、牵挂、忠贞不渝、一往情深,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生命叙事的行文中要始终体现对生命的关注,指向生命的幸福完整,指向生命的成长。如,“缔造完美教室,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一朵花来”“研发卓越课程,让每个生命都享受适切的课程”“新生命教育,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等。
凸显故事性。“故事性”与“生命性”是紧密相关的。生命叙事就是讲生命故事,讲生命在成长中不断形成的对人生的经历、体验和追寻的故事。我们要把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有待解读的文本,让亲历过的生活本身来说话,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自身对生命的理解,克服无意识或不自觉的生命状态。讲故事,就要回到历史的情境之中,重现历史的细节,让叙事具有生命的丰盈和血肉的温情。
坚持夹叙夹议。同样一个故事,把它叙述出来,是一个层次,是生活经验的视角;在叙述的过程中,能用教育教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就深了一层,是教育科学的视角;如果还善于从哲学的层面来思考,就更深了一层,是生命哲学的视角。生命叙事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式的叙述,应该以教育教学的原理来阐释,如果能站到哲学的高度就更好了。这就需要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述方式,边叙述边议论,叙述与议论穿插进行。
融入新教育理念。生命叙事是富有新教育特色的表达形式,其话语方式也要体现新教育特点。
一是在语言表达中直接呈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共读共写共生活”等新教育特有的话语。新教育许多重要的提法是新教育价值和新教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晨诵午读暮省”等,彰显着新教育特色。
二是在叙事过程中,自然地融合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推进每月一事等新教育行动项目的内容,或者聚焦某一行动项目进行叙事。
三是把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字里行间,体现出在新教育实践中的引领作用。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做到这一点,说明新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说明一个人真正掌握并内化了新教育理念,也是一个人对新教育真认同、真实践的体现。
20多年来,生命叙事已成为记录新教育人生命成长、呈现新教育实验进程的重要方式。生活还在继续,生命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新教育人的生命叙事必将伴随着新教育人的生命旅程留下越来越多的生命印迹,书写出越来越精彩的生命传奇。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科原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