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坛深化校园食堂运营改革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幸福感落到“食”处

常州金坛深化校园食堂运营改革

本报讯(见习记者 方欣)操作间里,一名厨师站在操作台前,一只手稳稳地握住土豆,另一只手熟练地切着。不一会儿,均匀细长的土豆丝整齐地码在盘子里。“笃笃”声此起彼伏,厨师们各自忙碌着,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厨房交响乐”。日前,常州市金坛区举办公办学校、幼儿园食堂厨师技能大赛,来自全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食堂厨师齐聚一堂,以精湛的厨艺和独特的创意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此次技能大赛是金坛区进一步深化校园食堂运营改革的创新举措。该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推动厨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校园食堂服务质量。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支持推动下,金坛区教育局正式启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运营改革,遴选首批10所初中、高中试行“1+1+1”食堂运营模式,即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餐饮服务团队参与学校食堂用工服务、确定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入围供应商集中采供、确定学校师生伙食费资金监管银行。2024年,该模式在金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实施。其中,11所初高中学校实行点餐制,3所小学试运行AB套餐制。

“学校既是‘学园’,也是‘家园’,‘让孩子学好’和‘让孩子吃好’同样重要。”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校长王罗忠说。作为全区首批实行“1+1+1”食堂运营模式的学校,东城实小将制订菜谱和验收食材视为校园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为保障菜品科学营养,该校组织家长、学生和教师成立膳食委员会,与餐饮服务团队共同商议制订菜谱,力求让家长安心、学生满意。在食材验收环节,实行教师、食堂管理员、餐饮服务团队多人联检验收,比对菜单和送货单、票证和实际物资是否一致,查看食材色泽形态,核验食材重量,认真填写验收记录,全程上传至省中小学校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

2024年以来,金坛深入推进食堂运营改革,实施学校食堂工作会商机制及专项督导,常态化开展教育局班子成员、科室长每周陪餐工作。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每天安排家长代表陪餐,增进家校沟通,多方位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从2024年春学期开始,华罗庚中学等4所学校在此基础上实施点餐制,给学生更多选择权,让学生由‘吃饱、吃好’转向‘好吃、爱吃’。”金坛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说。

华罗庚实验学校(初中部)是金坛首个实行点餐制的学校。该校食堂设置了28个窗口,提供10道菜品,荤素合理搭配,还配备面条、盖浇饭、水果、酸奶等特色菜品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每周累计有50个品种。“为防止学生偏食,我们要求班主任全程参与,还衍生设计了一些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合理搭配。”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潘霞说。2024年,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成为金坛区首批实施AB套餐制的3所学校之一,进一步创建“口味+营养”的优质食堂。

“饭菜经济实惠”“这样的午餐真有盼头”“每天最纠结的就是吃什么”……实施点餐制后,学生食物浪费现象大大减少。据统计,目前金坛区各校学生用餐满意度提升至95.03%。

“我们要让孩子们带着笑容进食堂,带着满意出食堂。”金坛区教育局局长吴军华说。下一步,该区教育部门将加大食堂运营改革力度,以“口味+营养”为核心,关注膳食营养健康,为各校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分学段制订营养食谱,持续提升食堂营养配餐水平及师生满意度,让幸福感落到“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