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像只猫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情绪像只猫

■刘志坚

清晨5点,我正在绿萝掩映的窗前,对着电脑修改文稿,楼下煎饼摊儿炉灶的第一口黑烟,就呛进了窗口。抬手想摔鼠标的瞬间,突然想起上周在菜市场见过的场面——卖海鲜的老张被活虾溅了一身水,却慢悠悠捧起保温杯:“虾老弟跳得越欢,说明越新鲜嘛。”我会心一笑,关上窗户继续码字。

朋友总说我家绿萝长势惊人,殊不知这是和情绪较劲的战利品。那年工作不顺,我心怀忐忑,对着客厅快要枯死的绿萝发狠:“你要是再掉叶子,我就……”话音未落,最后一片黄叶打着旋儿飘零,像是特地噎我。后来把它移到阳台上,和颜悦色地给它浇水施肥,绿萝渐渐有了活气儿。如今,已嚣张地爬了半面防盗网。

早高峰的公交车,像大型的情绪培养皿。那天遇见一个穿碎花裙的姑娘,高跟鞋被踩掉后竟掏出一双备用拖鞋:“早知道该穿这双战靴。”周围绷紧的脸突然松动,有人主动让出扶杆给她倚靠换鞋。原来情绪会传染,比流行感冒还快。

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小林堪称“情绪调色师”。某次客户指着方案说:“我要的是凡·高的向日葵,你们给的是儿童简笔画!”小林不慌不忙打开投影:“这片花瓣儿藏着16种黄,像不像您上次说的市场细分?”当客户凑近屏幕时,暴风雨已化作了彩虹。

茶水间深处藏着情绪急救箱。王哥的降压药,李姐的佛珠串,我的秘密武器是半包跳跳糖……含上两颗,焦躁就在舌尖炸成烟花。有次撞见领导吃跳跳糖,他笑着解释:“吃糖比发火更环保健康。”

菜市场才是修炼情绪的道场。卖豆腐的孙姨永远笑眼弯弯,有回暴风雨掀翻了摊位,她支起塑料布继续叫卖:“豆腐脑儿,冷面汤,好吃还败火!”相邻肉铺的老赵抡着砍刀剁排骨,嘴里哼着《甜蜜蜜》,案板震动的节奏居然恰好卡点儿。

我家楼下修车铺陈师傅有绝活儿。客人急着催单时,他就递过扳手:“要不您亲自试试?”客人摆弄两下就泄了气,开始体谅那些拧不上的螺丝。有回一个小伙子真修好了,陈师傅拍着车座儿大笑:“得嘞,今儿白赚个徒弟!”

深夜煮泡面是情绪过山车的缓冲带。水将沸未沸时最妙,看面饼在漩涡里舒展,像拆解一团乱麻。某次加蛋时弄散了蛋液,蛋黄在面汤里晕染出霞彩,忽然想起《小王子》里说的仪式感,便郑重其事地撒了把葱花儿。

夜市炒粉摊儿的老板娘深谙情绪炼金术。有人拍着桌子,要“多放辣”,她舀起一勺辣椒晃了晃,“这勺下去,明早马桶要起义。”满座哄笑中,那人自己拿过勺子减半。铁锅腾起的烟火里,脾气炒成了香气。

现在阳台上那盆绿萝又开始不安分,藤蔓悄悄探进书房。我摘下一片叶子夹进书里,也是上好的书签。其实情绪像只猫,你越追它越跳,不追反倒很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