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举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展示答辩活动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聚焦教学改革重难点,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

吴江举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展示答辩活动

本报讯(记者 杨潇)为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区实验校课程改革成果的辐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日前,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吴江)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展示答辩活动在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实验小学举行。围绕“一校一策,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题,吴江区15所种子学校分享课程改革经验。全省13个设区市教科院与学校代表现场观摩,聚焦教学改革重难点,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

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育人目标,明确了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新要求。2024年初,教育部公布63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189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名单,我省苏州市吴江区、南京市玄武区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其成效直接关系到我省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未来走向。”省教科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郭庆松表示,期望吴江区充分发挥实验区和先行校优势,在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标杆范例,引领教育改革的新潮流。

“一年多来,吴江区积极探索课改实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吴江经验’。”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杰表示,本次活动是吴江区15所种子学校课程方案的集体“亮相”,希望各校全方位展现本校课程方案的独到之处,并借助专家的专业指导,在现有基础上深度优化方案,秉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的原则,探寻多样化、特色化的行动路径,为方案落地实施筑牢根基。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要求的重要标志,是学校课程育人的顶层设计,也是区域深化课程改革的“一号工程”。吴江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吴伟钢指出,自入选实验区以来,吴江各校在专家指导下,发动师生、家长及社区开展专题调研,系统盘点经验,科学分析问题,反复解读国家方案,精心研究改革措施,从“毛坯”开始逐步“成型”。“这一过程,是课程育人专业化规划的过程,也是课程教学走向科学化、国家方案落地转化的第一步。”

活动现场,吴江15所种子学校分享了校本课程改革的创新举措、实践经验与成果。“素养导向是本轮课改的重点,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深化,着力突破教学评一致的关键环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勤华介绍,学校聚焦“为新时代培育造就积极生长者”,进一步设置素养目标、编制单元学习方案、深化教学评一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弄潮儿的最大特质就是‘敢于挑战’。”吴江区七都小学校长李峰华介绍说,学校积极探索体现“弄潮儿”精神的挑战性课堂,在单元学历案设计中充分考虑设置合理的“挑战性”目标,在课堂教学、学习与评价过程体现“挑战性”要求。同时,该校以课堂是否出现“我想要”“我必须”“我不怕”“我试试”“我可以”“我继续”等行为、心理作为重要指标,引入表现性评价、课堂观察技术,不断完善《七都小学“挑战性课堂”评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