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1天双陪伴:家校共护心理高危学生健康行动
■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
图为南京五中承办的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交流活动微论坛环节
南京市秦淮区秉持“健康第一”理念,努力办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创新推出“21天双陪伴”的“1-3-4”工作机制,开展家校共护心理高危学生健康行动,保障全区7万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21天双陪伴”是陪伴师在为心理高危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通过21天左右的线下面对面情感交流及线上全天候专业指导,帮助心理高危学生逐步“转危为安”。
“1-3-4”工作机制,“1”即树立一个理念,以“长善教育”为核心理念,耐心陪伴学生,挖掘学生闪光点,从闪光点入手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和谐发展;“3”即实施三步流程,初期注重恢复序位,建立信任关系,中期注重恢复功能,让亲子互动逐渐正常,后期注重持续赋能,让家长逐渐胜任育儿工作;“4”即采用“定、空、变、通”四阶心理稳定法(稳定情绪、清空谬见、改变视角、贯通成长),逐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重建,帮助青少年顺利回归健康生活。
为确保“21天双陪伴”高质量运行,秦淮区政府建立“秦淮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发布《秦淮区“美好心育”十件实事》,强化贯通追溯机制,成立“秦淮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秦淮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联合高校举办心理咨询员培训,深入推进“联合入户家访”,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帮助解决相关问题,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目前,秦淮区学生危机心理干预成效明显,2021年以来,成功进行危机干预123人次;家长的家庭教育胜任力显著提升;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全面提升,全区中小学共有心理健康教师1040人,3年内培养专业陪伴师达300人,总结出1000个成功案例,惠及100多万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