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天气记录”里的儿童主动学习支持策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藏在“天气记录”里的儿童主动学习支持策略

■兴化市安丰镇中心幼儿园

兴化市安丰镇中心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重视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进行表达,在持续一学期的个案观察与一对一倾听中,寻找可以满足儿童主动学习的支持策略。

融入日常生活。“9 月 4 日,今天是太阳天,我拿着水杯,妈妈送我上幼儿园。”“12 月 22 日,今天我发现日历 22 日上面有一个饺子的图标……我还发现了 25 日有一个圣诞老人的图标,原来再过三天就是圣诞节啦!”这是一名大班幼儿写的天气日志,他开学初只能写20多个字,临近学期末已能写近200字了。该班幼儿历时一学期,写下38 份天气个案记录与近 450个日常天气故事。孩子们渐渐将观察天气作为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在天气故事里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绪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质的变化。

创设探究环境。幼儿园每个班都有一面“天气墙”,上面有幼儿的“天气记录”。我们在“天气墙”上放置日历,让幼儿将年、月、日与天气建立起联系;在“天气墙”上与桌面同步提供温度计,加深幼儿对温度的感知;挖掘天气、节气、四季等自然资源,投放绘本、美工、科学等多样探索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教师全身心关注幼儿所见、所言、所行、所思,师幼双方在温馨、宽松的环境里有效互动,产生共情。

引发多元关注。“卫生间有好多蚂蚁,王心怡也来看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蚂蚁要干什么,王心怡告诉我蚂蚁可能要过冬,我觉得蚂蚁一定要储存食物。”“爷爷开汽车来送我,结果路上有一个大水塘,汽车开过去的时候,水溅到了车窗上,爷爷用雨刷刷了几下,水就几乎没有了,只有玻璃的边缘还有一点点,变成了小水珠。”从室内到户外,从生活到游戏,在自主观察、同伴交流、小组学习、集体分享等多元互动型学习中,孩子们对天气的观察从单一感知走向多元感知与跨领域学习。

实行思维共享。为什么有时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情况不符?这引发了孩子们讨论探究的欲望——“昨天我让妈妈查了手机,以为今天会下雨,但好像并没有下。”“因为我们祖国很大,安丰也很大,所以有时候安丰镇中心下雨,而乡下的奶奶家还出太阳呢!”孩子们在天气观察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在思维共享活动中呈现,然后在质疑、假设、寻找证据等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视角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自然现象的复杂性。

我们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支持孩子在探索、好奇和发现中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积极与世界建立联系,强化“五育融合”的责任感和实践性,在“五育并举”中培养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儿童。

图为兴化市安丰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探究秋天与落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