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样态
——读《从教走向学2:大单元设计的方法与案例》有感
■张梦瑶
《从教走向学2:
大单元设计的方法与案例》
北京市十一学校教育家书院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程教学不仅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还要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实现课堂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从教走向学2:大单元设计的方法与案例》一书根据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结合30个不同学科的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核心任务、单元重构、学习工具与学习资源、诊断与评估5个方面为读者系统介绍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教学目标是教学之魂。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尺度。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在《教学目标:学习之旅的目的地》一章中,作者介绍了单元教学目标的动态调试,教学目标的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聚焦学科大概念,精准设计学习目标4个方面,为教师制订、实施教学目标提供了策略。
核心任务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核心任务更具综合性与挑战性,它聚焦真实问题,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需要学生持久思考。在《核心任务:在意义体验中沉淀核心素养》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核心任务的诞生以及如何设计核心任务,为教师帮助学生完成核心任务构建了丰富的渠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大单元教学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这本书立足“学生中心”,基于学生发展与需要进行设计,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创设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学习工具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如果说教具、教学资源更多的是服务教师的教,那么学习工具与学习资源则更多的是服务学生的学。该书强调“工具”与“量规”的重要作用,“学习发生在哪里,工具、资源就出现在哪里,一切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解决问题的人员和材料都是资源”。
诊断与评估占据教学核心地位。评估具有激励、导向与评价的作用,它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教师基于逆向思维对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深度分析,将评估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在这本书中,诊断与评估贯穿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反馈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学会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率低,可能与教师没有进行具身认知教学有关。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不仅依赖于大脑,更是身体和环境互动的产物。身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基于肉身的身体,二是基于各种经验与社会文化情境的身体。这本书的作者指出,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设计大单元教学时,以具身认知为指导,将活动、环境、身体有机结合,以真实问题情境为中心进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问题解决与知识的迁移运用。
大单元教学不是整合一个单元的内容,也不是设置高难度教学。它是立足学生素养发展,根据学生所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充分理解教材意图,摸清不同学科的内外联系,提取学科大概念来进行教学。诚如作者所言:“离开了学生发展,离开了核心素养的落实,离开了真实问题解决,离开了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再大的单元教学也不是我们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