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寒假
■本报评论员
本周起,江苏各地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启寒假模式。省教育主管部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寒假相关要求,就做好寒假及开学前后相关工作提出“四个到位”:强化规范执行,确保放假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强化标本兼治,确保校外培训工作严格监管到位;强化关心关爱,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精心呵护到位;强化底线意识,确保安全管理规定坚决执行到位。
寒假是我国学校教育日程管理中的制度性安排,是两个学期之间的重要假期。我省相关举措是对各地各校做好寒假工作的精准部署,也是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强力督导,更是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持续推进。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狠抓任务落实,确保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为全年全省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过好寒假,首先要确保学生假期安全。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各类安全稳定风险交织叠加。要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确保守好安全底线红线。各地各校要抓住假期前、假期中、假期后的关键节点,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尤其是防烫伤、防触电、防诈骗、防传销等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学生提升珍爱生命健康的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和应对措施。同时,各地各校可以利用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对学生家长做好安全提示,督促其履行假期安全教育与监管责任,合力守护孩子们的假期安全。
过好寒假,要确保学生假期身心两健。各地各校要聚焦关键时间节点,畅通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联系,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平台,引导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吃穿、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和身心健康,比如利用“亲情一刻钟”与孩子交流,营造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要健全工作机制,联合组织开展更多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类活动,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共同关心的育人格局。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多走访学生家庭,尤其加强对困境学生、特殊学生的关心关爱,用爱搭建心桥,用情传递温暖。
过好寒假,还要确保学生假期有益有趣。什么样的寒假有益有趣?简言之,就是轻负担、有收获。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共同发力,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出重拳、出实招,坚决将“五个严禁”落到实处;严格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严防培训机构违规或组织隐形培训,真正将寒假时间还给孩子们。同时,组织开展“缤纷寒假”系列活动,给孩子们设计实践课程和劳动课程,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增长见识、获得锻炼、提升能力。
让孩子们度过平安、健康、快乐的寒假时光,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期待,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给孩子们更多关爱、帮助、指导和陪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假期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习惯,遇见更美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