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工业大学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技同社会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高质量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本报通讯员 南龚达 记者 王琼

低劣植物油“变废为宝”成生物基材料,实现万吨级规模产业化;创新技术高效选菌、提纯,微生物源农用投入品实现绿色高效制造及产业应用……在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南京工业大学主持的项目获一等奖数量位列省属高校第一,衍生的产品绿色、高效,并形成大规模产业应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南工大秉承“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实际,全链条构建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有效路径,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增势赋能。

下好改革“先手棋”,

全面激发内驱力

一套帮助企业提升25%生产效率的智能产线,成了南工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方成刚职称晋升的加分项。此前,由于常年在生产一线开展产学研合作,论文不多、承担纵向课题不足的他,多年未被评为教授。2018年,南工大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类别后,他顺利晋升正高级职称。截至目前,该校共有50多人获评此类型高级职称。

在职称体系中新增社会服务型系列职称,是南工大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内生动力,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科研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将政策红利释放给全校科研人员。”南工大校长蒋军成介绍说,作为全省“科技改革30条”唯一综合试点高校,该校确立“内部改革、外部协作、强化特色,创新发展”的改革思路,陆续出台60多个科技改革文件,进一步聚焦方向、聚集资源、聚合团队、聚力发展。

以往,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归学校所有,受限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市场转化效率较低,激励作用有限。如今,得益于试点实行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南工大化工学院、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崔朝亮教授团队获得首款国产研发的气血交换膜完全的专利所有权,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开启市场化运作。崔朝亮表示,通过这样的赋权改革,科研成果转化更直接、更快速,成果也更容易获得投资人认可,能够更好地把握最佳时机,同时也激励科研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地关注研究的产业化前景。

作为首批入选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南工大着力破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将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予科研人员,有效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目前,该校科研人员已累计创办学科型公司150多家,其中4家成功上市。

积极畅通“全链条”,

全面提升含金量

在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南工大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江苏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切实抓好基础研究、专利转化、项目落地等关键环节,不断促进原创性成果产出、标志性成果转化。

2021年,南工大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江北创新中心,建设了概念验证中心,组织团队帮助学术型教授验证其早期成果的可行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市场竞争分析、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南工大化工学院教授孙世鹏成为首批受益者。他在实验室完成平板卷式纳滤膜小试后,带着成果咨询了概念验证中心。在中心的帮助下,孙世鹏团队依托该项目成立了南京蔚华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平板卷式纳滤膜产业化。

在概念验证中心,南工大打造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百人技术经理人团队,为科研项目量身定制发展路线,帮助科研人员更加专注地开展科学研究,更加有效地对接市场发展需要。截至目前,中心已推动11个概念验证项目成果落地转化。

“在做好科研末端转化服务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科研前端载体和中端体系的搭建,提升基础科研能力和专利转化成效。”南工大科学研究院院长姜岷介绍说,学校建好用好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着力突破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

2023年,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落户南工大。该中心致力于加快实现由单项膜技术产品的环节攻关向全要素汇聚的产业链攻关转变,推动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与产业化。2024年3月,该中心崔朝亮教授主持完成的“数字化智能膜法污水处理成套装备与工程化应用”项目,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这一项目产业化的两个拳头产品——高抗污染超滤膜和膜生物反应器正在批量生产,推广应用了几百个工程案例,累计处理废水超10亿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融入发展“主战场”,

全面增强贡献度

长期以来,南工大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推动学校学科地图和地方产业地图、学校所能和地方所需、一流学者和一线问题无缝对接、良性互动。

早在2015年,南京工业大学就将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一体化运营,发挥“膜技术”“生物+”“新材料”等学科和人才优势,探索“转移+孵化”新机制,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据南工大副校长顾学红介绍,该校围绕全省产业发展急需,有组织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与中石化、中国建筑等行业龙头企业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任务牵引型创新联合体,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模式。目前,学校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00余家。

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南工大聚焦化工重点产业链需求,成立全国首家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针对江苏化工产业结构亟待重塑等问题,连续5年开展“服务江苏化工转型发展专项行动”,为全省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助力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产生了千亿级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

近年来,在校地、校企合作中,南工大聚焦区域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工大智谷”“工大科技产业园”,与南京市鼓楼区共建“工大硅巷”,与泰州泰兴市、姜堰区共建“科创飞地”,全面深化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共建共享、成果共研共用,“环南工大知识经济圈”效应显现。

“科技同社会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广大科研人员乘着政策的东风,创新积极性空前高涨,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效应越来越强。”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表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路上,南工大正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