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朱永梅深耕教学科研,坚持让学生学习“有感”“有效”——
“培养好学生是我的责任”
■本报记者 王琼
“我没有很宏大的理想,只想用所学知识培养人才,让更多学子投身行业发展。”一直以来,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朱永梅怀揣着朴素的教育情怀,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心怀师者大爱,坚持让学生学习“有感”“有效”,努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大先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4年,朱永梅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江科大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机械设计”等课程教学。此前,她曾在镇江锚链厂做了7年的产品设计工作。
朱永梅回忆,初上讲台的她照着课本讲知识,“学生理解不了晦涩的内容,也记不住概念性的知识点,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让工科课堂生动起来,让抽象的机械设计知识具象为实际应用?在学院的帮助和老教师的指导下,朱永梅尝试以在工厂工作时的案例为切入口,讲授枯燥的专业知识点。朱永梅说:“有了生动的应用场景,同学们学起理论知识更‘有感’,学习效果明显。”由浅入深、融会贯通、不拘泥于书本、善于结合实际,朱永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江科大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孙傲对此深有体会:“朱老师上课喜欢互动,我们全程都不会开小差,重难点不用死记硬背,她能用简单的案例解释抽象的知识点,常让我们醍醐灌顶。”
朱永梅秉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理念,深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开发行业特色教学资源,以地方机械企业为实践培养平台,创设了“课堂教学—创新训练—工程实践”产教协同的课程教学模式。她的教学,课课都精彩,堂堂有精进,曾连续7年获得江科大教学考评最高奖“A+”。
朱永梅不断凝练教学经验,注重结合实践教学,将课程重点落在“实用”上。她牵头建设的国家本科一流课程“机械设计”坚持全真教学理念,打造真实情境教学资源,以真实需求为驱动,重构教学内容,构建“真实案例—真实场景—真实问题”逐步进阶的项目实践,提升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019年,朱永梅主持完成“机械设计”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1260分钟、98个微视频,其中的工程场景均由朱永梅带领团队在企业车间实地拍摄。朱永梅说:“微课与平时上课不同,把知识点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力求深入浅出,才能在有限的10多分钟讲透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深奥、枯燥的概念。”
2022年入校的机械设计课教师梁杰能告诉记者:“刚入校,朱老师就告诉我,要站稳讲台,让学生接受、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知识,教师必须先学会变通。”为了上好课,只要朱永梅有课,梁杰能就拿着笔记本坐在教室后面,从知识点切入、案例引用、教学互动等方面一点点向朱老师学习。在朱永梅的引导下,梁杰能的课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多年来,朱永梅带领学生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将学术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她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新时代,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精神。”
在进行“新型盘式制动器研发”项目研究时,朱永梅带着学生整个暑假都吃住在企业,经常工作到凌晨。该项目最终实现了双推盘大力矩制动、制动间隙实时补偿、摩擦副减磨降噪及磨损实时监控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朱永梅所带的团队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合作企业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课题获授国家发明专利15件,并全部在企业转化。
瞄准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朱永梅潜心钻研深海耐压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她和团队建立的高强合金耐压壳极限承载力解析预报模型,已用于多个深海潜水器耐压舱设计评估。她指导的研究生作品“潜力无限——多层结构深海高压容器开拓者”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
朱永梅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增强实践技能。江科大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左智璟已经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专利——“一种镂空夹层结构、其制造方法及耐压夹层板”。他说:“正是朱老师的鼓励,让我敢于试错,勇于投身科研。” 这些年,朱永梅结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45篇。
“在学院,年轻教师都以朱永梅为标杆,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大家有问题都喜欢找朱老师。”江科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建说。近年来,朱永梅指导和培养了20名青年教师,其中5人获评教授,1人获评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人成为国家本科一流课程负责人。在朱永梅眼里,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应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她说:“青年一代关乎国家的未来,培养好学生是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