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
“让更多人才加速成长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范伟 赵瑜瑶)“文鳐”跨介质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仿生假手、气驱软体爬行机器人……不久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13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上,68支学生队伍展开角逐,一个个极具想象力和创新性的科创作品,密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尖端科技创新需求,涵盖材料与制造、电子电气、控制与导航、系统仿真等多个领域,让学校体育馆“变身”为科创馆。
“天宫杯”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特色创新实践品牌活动,举办13年来,参赛队伍达780余支,参赛研究生3300余人,获得立项的培育项目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创新大赛、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中的最高奖项。本届参赛团队中,5支队伍在赛前已获得2024年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
“我们希望将前沿科技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培育、发挥学生的创新力,引导学生充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自觉将研究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力量,让更多青年人才加速成长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说。比赛中,多位校内知名教授、校外行业导师组成的评审团对参赛项目进行了深入指导。该校还对获奖项目给予最高3万元的奖励,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创新。
“我们团队多名成员曾入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航计划’,项目也得到江苏集萃精密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顺利落地。”获得本次竞赛特等奖的“航空航天自主可控的自动进给钻驱控一体双电机控制系统”团队队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高顺兴介绍说。针对进口成本高、钻不好钻不深、难以智能化等问题,高顺兴所在的团队进行软硬件国产化替代,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自动进给钻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航计划”、本博贯通培养计划,设立博士创新与创优基金、创新实验竞赛培育项目等,为研究生创新性、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搭建了多层次平台。“学校将继续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不断完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国家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