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芳草园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阳光洒满芳草园

■ 耿姗姗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凤凰校区成立于2016年8月,学校以“阳光儿童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孩子的笑脸是学校阳光,教师的笑脸是学校的幸福”为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师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学校通过创设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型教师,培育研究型学生,打造研究型文化,建设研究型学校,探索研究型教育教学新路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桃李芬芳,

打造跨学科学习场域

在芳草园小学凤凰校区,有一条与众不同的小路令师生流连驻足——“桃李路”。桃李路两侧种植多种果树,恰好成为凤凰校区开展跨学科学习与活动的微型场域。阳春三月,二年级组全体师生开展“给小树挂牌”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精心制作树牌,并将它们亲手挂在树上。明亮的色彩作画,诗意的语言配文,独一无二的手绘名片……美术与语文的跨界融合,让桃李路上的每一棵树和芳小的孩童们有了更深的情感牵绊。

春逝夏至,桃李路上的挂果类小树都硕果累累,树下孩童如织,辛勤采摘。采摘、分享、品尝、馈赠、行文、记录、设计、制作……丰收的喜悦,劳动的酣畅,实践的充盈,打通了课堂与自然的壁垒,联结起学习与生活的脉动。

桃李路上还随处可见孩子们探索自然的笔记活动,每一缕风、每一滴雨、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成了他们探索自然的伙伴。孩子们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用稚嫩的笔触去记录。他们学会了以时间为轴、识生长周期,看空间布局、观生态系统,从小处见大、看局部特征,凭细节对比、辨相似生物。在学校举办的自然笔记大赛中,全校共有4000余幅作品参赛,每件作品都蕴含着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彩虹花开,

打通全学段阅读版图

幼小衔接和家校共育是小学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将教育的触角指向学龄前儿童和初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开展家校共读活动。每学期,芳小教师会定期走进社区召集幼儿园大班孩子、小学低年级学生和家长举办“彩虹花家庭共读会”。教师精心挑选绘本作为共读内容,通过生活化的话题、新奇的道具、传神的讲述、和谐的交流,引导孩子们走进绘本故事,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阅读的盎然妙趣。此外,教师还会贴心指导家长科学的亲子共读方法,加强家校共育。

“今天读书会,苗老师读书情绪丰富饱满,一下就把孩子们带到故事情境中。”“今天读书会主题是‘一园青菜成了精’。陈老师在读书时拿着小木鱼一边读一边敲,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家长们留下了一句句感人的共读心语,他们边观察、边欣赏、边思考,在心里种下打造书香家庭的种子。

彩虹花家庭共读会是学校激活教育磁场的有力抓手,更是打通幼小全学段阅读版图的创新举措。2年来,共读会走进了一个个家庭,走进了一个个儿童的心中。

绽放芳华,

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

没有教师的研究型学习就难有学生的研究型学习。2年前,学校正式启动了“颐芳工作室”,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颐”,“养”也;“芳”,本意是花草,既喻指芳草园的青年教师,也暗合了工作室两位主持人王芳、梁翠芳的名字,寄托了学校对青年教师在工作室养墨、养课、养德、养心的期待。

“颐芳工作室”有一个温馨的小群落,名叫“落笔无声,成长有痕”。在这里,青年教师们每周拍照、上传日常的教学板书,展现课堂教学的个性设计;在这里,青年教师们不仅能得到书法上的专业指导,还能收获骨干教师的学科点拨;在这里,青年教师聚焦黑板这一处小天地,板书笔画更劲道,结构更匀称,课堂教学的主线也越来越明晰。

工作室格外注重课堂教学的打磨。青年教师自主备课,两位名师听课指导,课后展开“微思享”话题研讨和分享。所谓“微思享”,即微话题、会思考、乐分享。话题紧扣课堂教学的热点、重点、难点和痛点,引领青年教师聚焦新课标,结合课堂教学,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反思,提出适切、有效的改进举措。青年教师们在名师的点拨、同伴的启发、自我的反思中,攻破教学中的疑难杂症,夯实教师个人的专业基本功。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教师靠个人自主学习往往缺少参照和点拨,而集体研讨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把青年教师养墨和养课的历程结集成册,汇编《落笔无声 成长有痕》《颐养芳华》,把不断提升的团队学习力、成长力悉数呈现,在回顾和总结中,为教师的研究型生活勾画新的蓝图。

初冬已至,春天还会远吗?我们有理由相信,阳光洒满芳草园,走在“研究型学校建设”路上的芳草园小学凤凰校区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作者系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