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交互·集聚”式生命课堂的实践探索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开放·交互·集聚”式生命课堂的实践探索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商骏涛 沈春法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达成“双减”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场域。多年来,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聚焦《“双新”背景下“开放·交互·集聚”式课堂建构的研究》课题,坚持“全人教育”办学理念,着眼于孩子当下生命成长的需要以及对未来生存的期待,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建设“开放·交互·集聚”式生命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促进孩子主动健康成长。

理论引领,

把握生命课堂内涵特征

东青实验学校青藤园里生长着茂密的常青藤,它们四季常青,交错紧盘,攀缘而上,充满活力,给人希望。基于“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学校受常青藤启发,提出建设生命课堂的构想,希望孩子们在课堂园地里,形成常青藤精神——虽生在原野,朴实无华,但内心坚强自信,好学进取,向阳而生、向上而长、向美而行。

学校结合文献资料和新时代育人要求,从核心理念、基本特征等方面对生命课堂的内涵特征进行校本化理论建构与表达,以此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焕发课堂生命活力,带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勇敢前行、快乐远航。

学校确立“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鲜活起来”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强化生命关怀,根据学生年段特点营造幽默风趣、激疑促思、民主平等、安全温馨的课堂氛围,激活相关资源,合理使用教育技术,有节奏地推进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容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灵动思维、多元表达,实现师生情感交融、有效互动、智慧碰撞、共享成长。

生命课堂关注生本、多元、启智、活力、发展。生本指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基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多元指教师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利用差异互助,实现学生的自主生成;启智指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思等策略,促进学生提升思维品质;活力指教师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展学等方式,交互反馈,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指教师强调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和学科育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责任意识,突出学生创造性发展。

智慧集聚,

构建生命课堂基本范式

东青实验学校结合“双新”背景和叶澜教授“生命·实践”教育理论,集聚全体教师智慧,上下联动,内外融合,研制“开放·交互·集聚”式生命课堂教学范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开放是指教师设置指向教学目标的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相关资源,使每个学生直面问题,参与问题的解决,改变个别学生替代全体学生的“思维替代”现象,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对话提供情境与平台。

交互是随“开放”而生成的步骤,要激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层面的互动对话,激活各类新资源,从而改变教学“为讨论而讨论”“走过场”等现象,为交流、对话与反馈提供保障,起到筛选有效资源和提升已有资源质量的作用。

集聚是指对“开发”“交互”环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收集,根据师生的评价、反馈,进行聚类、清晰化和结构化的处理,做出相对完整、丰富,较集聚前更高一级的概括,形成进一步的问题,为每一个学生开拓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支持。

行动优化,

探索生命课堂实践密码

东青实验学校精心设计研究生命课堂的内容,不断优化行动方案,让课堂在实践变革中焕发生命活力。

优化课堂基本要素研究。“双减”不是简单的减轻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而是涉及课堂教学深度变革与增效提质的根本性问题。基于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学校加强课堂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基本要素研究,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观,强化教师传道授业的职责,重建课堂教学的过程逻辑,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研究,形成独具风格的课堂认知与实践。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施工图。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为教师变革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理念、新路径、新要求。在学校组织引导下,教师加强对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学习,主动开展教学设计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跨学科教学设计等,建立大单元教学理念,在真实问题情境、师生有效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加强实践研究,将其落实到教学、教研、课题研究中,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优化课堂实践样态研究。在“双新”背景下,学校对“开放·交互·集聚”式课堂理想样态、基本特征、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流程等进行建构与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对“双新”的研究力、转化力和创新力,推动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地,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供了科学的实施路径和操作要领。具有生机活力的课堂,让孩子在课堂上微笑、互动、思考、成长,让教师享受到课堂教学的欢乐与尊严。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学校梳理、总结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结合新课标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强化激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长性评价,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评价细则,研制“一堂好课”的标准,引领教师对照新的教学评价进行学习、研究与实践,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行为,增强课堂互动生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变革,东青实验学校在路上。叶澜教授说:“只要用心生活,就可以过成诗。不必刻意寻找海,教育本身就是海。”东青实验学校会在生命课堂的海洋中继续探寻生命的美好,激扬教育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