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小情境,大思政”,让红色传承更入“心”
■本报通讯员 张锋 周云文 李红梅
▲图为该校开展课堂时政播报活动
▲图为该校组织学生走访红色教育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秉承百年名校南师附中优良办学传统,坚持铸魂育人,做学生“拔节孕穗”期的浇灌者,积极推动师生共同发展。建校10多年来,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以“议题·情境·体验”为研究主题成功申报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示范中心。在此基础上,学校凝练出从“小情境”到“议题·情境·体验”再到“大思政”的思政育人模式,2022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思政特色学校,形成了有特色、有成效的思政育人新样态。
“小情境”:星火如炬,启智增慧
2015年9月,“思想品德苏派小情境教育的创新研究”获批为“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在3年时间里,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通过归纳学校教育现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采取多种“小情境”教育研究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打造了生动的品德课堂文化,有效深化了学校德育实践。
2019年10月,“思想品德苏派小情境教育的创新研究”研究报告获宿迁市首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成果对“小情境”的界定进行细化,明确了“小情境”的内涵和外延。“小情境”指影响初中学生知、情、意、行的各种课堂内外的“小情境”设置,因相对于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更加具体化,故称为“小情境”。 “小情境”教育思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师生互动为基础,把思想品德教学的步骤、环节等看作教育“小情境”,探索思想品德课“小情境”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团体教育的功能,并深入研究“小情境”在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是对情境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和发展。
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在开展情境教育的基础上,对“小情境”课堂进行有益的创新研究和实践:课前三分钟“时政播报”,营造学科情境;注重思维引导和训练,创设思维情境;强调师生共情,营造课堂有我之境;“互联网+”背景下,充分用好网络情境等,实现“优教乐学”的课堂追求,优化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议题·情境·体验:融合发展,培根铸魂
2021年7月,南师附中宿迁分校以“议题·情境·体验”为研究主题成功申报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示范中心。学校以平台为载体,注重打造和谐师生成长共同体,通过开展学生人文修养、实践历练、学科展示等活动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2022年1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议题·情境·体验的初中思政课理论及实践研究”成功立项,课题研究强调“以议题为内容、以情境为形式、以体验为手段、以育人为根本”,通过开展议题研究,丰富“课”的情境,深化议题的“思”,从而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育人为本”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
在构建议题·情境·体验理论模型的过程中,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将议题、情境、体验三者在初中阶段融合,探索形成初中思政课教学可以参考的教学理论模型。以议题的思辨和情境的体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体验活动,最终实现教育合一、行思合一、知行合一。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关键能力发展,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深入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内容,构建“选择议题—确立议题—整合情境—议题探讨—评价反馈—体验实践”的课堂教学范式,同时不断完善教学理论模型评价系统,以多元评价助推师生共同发展。
为打造知行合一的学科体验平台,课题组以“示范中心”为核心,围绕“法律主题、生命主题、时代主题、红色主题”4个主题,打造法治公园和长廊、交通主题公园、青少年模拟法庭、学农生态基地、游戏VR体验、课堂时政播报、红色教育基地等7大体验平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147”学科体验活动体系。依托各个体验平台,南师附中宿迁分校以打造温馨校园、构建和谐师生共同体、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成长为目标开展育人活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该校还常态化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获得2023年宿迁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特等奖、第六届江苏省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团体二等奖。2023年9月,法治主题公园体验平台建设完工,利用法治公园相关硬件、软件文化设施,学校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为建立校际发展联盟研训平台,南师附中宿迁分校以“示范中心”为平台,通过课堂共建、教研共建、课题共建等方式,开展区域内校际名师送课、沙龙研讨、资源共享等活动,形成“1+X”的示范中心星状辐射网络,引导区域内教师自觉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改进。
为建设一支引领课堂改革的学科教师队伍,南师附中宿迁分校依托宿迁市“张锋名师工作室”和“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积极开展“议题·情境·体验”教育与“优教乐学”教学改革的区域校本实践研究,通过设立教研专题和科研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活动,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促进骨干教师主动积极发展,形成引领教学改革的学科团队。
为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在议题教学这一框架中,该校将生活情境体验、课堂情境发展、法治情境沉浸、时代情境延伸等内容以课题、论文形式转化为研究成果。现已成功申报“思想品德课苏派‘小情境’教育的创新研究”“基于议题·情境·体验的初中思政课理论及实践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研究”等8项省市级课题。
大思政:学思悟行,立德树人
2023年,南师附中宿迁分校立项省教研课题“初中大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研究”。“大思政”育人强调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基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的鲜活思政教育资源,打造纵向贯穿中学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的思政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这一理念下开展大思政课,可以有效实现培育新时代中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学科素养的目标。
学思悟行是大思政育人的有效方法和必然选择。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在初中阶段开展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依托校内外平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凝聚家、校、社合力,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生态。
坚持课堂主阵地,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坚持跨学科协同育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拓展思政资源、家校协同育人、保障大思政实施等路径研究,落实和深化“三全育人”体系,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将不断探索与创新思政育人路径,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拓展学校全面育人新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