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艰苦是一剂成长的良药
■ 王增林
近期,我看到网络上一幅漫画,不由得回忆起中学时代出口成诵的联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漫画记录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他们喝生水、睡田埂、游野泳、掏马蜂窝,虽然“野蛮生长”,却“百毒不侵”,顺利长大。
上一代人小时候,几乎每家都是多子女家庭,孩子全是“放养”,衣能蔽体、食能饱腹、有学可上,就算幸运。那时候我在农村读书,每年的寒暑假以及夏秋大忙时节的“农忙假”,都得回家参加田间劳动。上初二的那年,正值暑期最热的时候,作为辅助劳力,我和大人一起出工,跟着大人追施棉花花铃肥。那天傍晚,天边突然乌云翻滚,一道道闪电如火蛇一般在乌云中闪烁跳跃,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当年化肥紧缺,带班村干部要求我们在下地的化肥全部覆土后才能离开。等到任务完成时,由远而近的暴雨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闪电一个接着一个,那落地雷的闪光和爆炸声同时冲击眼睛和耳膜,没有一点回旋余地。环顾四野,周边尽是毫无遮拦的棉田,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躲藏避雨的地方。就在大伙儿头顶着水桶,深一脚浅一脚沿着田间小道往回走时,在一座必经的木桥上,我看见脚跟前有一条长长的水蛇蠕动,吓得停下脚步,迟疑着不敢向前。刹那间,桥的另一头一道闪电落下来,把路边的棉花地烧出了两丈方圆的大窟窿,空气中充满了硫黄和棉叶烧焦的气味,吓得我魂飞魄散。多年以后,想起那个雷雨交加的傍晚,我仍然心有余悸。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童年还经历过无数“难挨”的过往。下河摸鱼沉底“咕咕”喝水,运土车子侧翻压破脚面……我们都曾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这些经历也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如今,我们这代人好多已经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担负着辅助养育孙辈的责任。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方面为他们生活幸福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缺少磨炼而担心。
生活中的艰苦是一剂良药,对人漫长的一生有着疗愈浮躁之心、涵养感恩之情的作用。年轻一代家长虽然无须刻意营造艰苦环境磨炼孩子,但遇上学校旨在磨炼孩子意志的活动,比如军训、远足之类,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让孩子在艰苦磨炼中成长。孩子在艰苦磨炼中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练成健康强壮的体魄,将来遇上艰苦的环境、难以承受的挫折,都能从容应对。让孩子们坚定坚强坚韧,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也是民族复兴的需要和全社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