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走好教育强省之路·笔谈
高标准建设教育强市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再立新功
■盐城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郑荣文
近年来,盐城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引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落实三年行动方案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维护安全稳定为底线,以人民满意为依归,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建引领扎实有力。在市直机关率先成立专班,制订实施方案,采取集中领学、交流研学、党课促学、实境辅学等形式,引导市直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及32所市直学校共147个党组织3000多名党员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全市教育系统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市、县两级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领导干部使命担当进一步强化、工作动力进一步激发。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校园餐”管理不规范等7个重点领域,制订“1+7”整治工作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统筹推进集中整治工作落细落实。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重难点问题41个。
人才支撑夯实夯牢。建立教师滚动进阶培养机制,实施“五级梯队”培养工程。今年,全市新增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名校长人选1人、“苏教名家”培养对象4人、省教学名师19人、省“四有”好教师团队6个、正高级教师38人。优化师资结构配置,出台《盐城市中小学校高级特设岗位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各地可按照区域内学校高级岗位总数10%比例增设高级特设岗位,用于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选聘优秀教师。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县管校聘”,今年全市共交流校长教师4193人,其中骨干教师1094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教育政策大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万师进万家大走访”等12项主题活动。
育人质效稳步提升。认真落实“五项规范”要求,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施全市校外培训治理“攻坚提升年”行动,公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537家),全市查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132起,公开通报培训机构或个人64起。全市正常营业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审批率100%;在“全国平台”开通支付的培训机构开通支付率98.59%,列全省第二。深度推进“学思融通”课改行动,发布“学思融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稿)及课堂评价量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课改推进体系。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市41所幼儿园接受省优质园复审,22所幼儿园参加省优质园评估,全市省优质园覆盖率达81.08%,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91.25%。射阳、建湖、阜宁、开发区等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现场评估,建湖接受国家级创建督导组现场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落实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出台《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抓好健全管理机制等5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基本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达标比例85.51%,较上年上升3.9%。东台市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3所学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实施“县中振兴”计划,出台指导意见,“一校一案”明确38所县中三年学赶目标任务。四星级高中占比达56.4%。盐城中学获评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东台中学、射阳中学、市一中、滨海中学申创省高品质高中及高品质特色高中获得省立项。遴选推荐3所学校申报创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学校申报创建省三星级普通高中。
服务发展赋能升级。优化职教专业结构。聚焦全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今年新增产业紧缺专业19个,全市中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达91.16%。强化产教融合发展。指导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大丰经济开发区共建盐城海上风电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省2024年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深化职教体系建设。起草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获4金1银,金牌数列全省第四。推动高校层次提升。新建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顺利获批,并于秋季学期招生687人。举办市厅合作共建盐城师范学院签约仪式,助力盐城师范学院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起草支持盐城高等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截至今年10月底,驻盐高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83.18%,留盐率28.79%。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各类招聘会131场次,累计参与学生31851人次,提供岗位35849个,实现招聘20270人次,全市中职毕业生本地就业率81.18%。组织盐城师范学院2068名师范生赴全市103所学校开展实习活动,提供近160个普通高中实习岗位邀请南师大师范生来盐实习。
安全稳定有条不紊。推进依法治教治校。落实法治副校长选聘制度,规范聘任法治副校长815名,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584场次。督促指导各地各校成立防欺凌委员会,有效化解涉校矛盾纠纷120余起。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围绕消防隐患、校园周边环境、交通安全、危化品使用、电动车消防安全、建筑及构建物等重点方面,排查整改隐患3234个。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开展安全宣传活动1253场、受教育学生达95万余名。深入实施“润心”行动。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0余次,市教育局召开“润心”工作推进会、复盘会12次,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培训,累计参培1.6万余人。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深化“万师进万家”大走访和结对帮扶关爱,排查“四特”学生9.48万名,分级分类建档并落实帮扶措施,7.9万名教职员工走进80余万户家庭。提升家教指导水平。用好“盐城好爸妈”平台,开发相关微信小程序便于家长学习,目前在线学习家长达30万人次。办好市家长学校总校,举办家庭教育月度课堂8期,累计参加学习家长近1000万人次,获点赞300多万人次。
下一步,盐城市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领会教育强国的“五大任务”“六大特质”“八大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为奋力开辟“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广阔前景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