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全省教育大会鼓舞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奋发作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勤勉躬耕,夯实“基点”
■本报记者 阿妮尔
“我们一定不负党的重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注重品德培养,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将倾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我省一线教师心中满满装着孩子们的笑脸与成长。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从公平、优质两方面着手,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步履不停。连日来,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聚焦铸魂育人,
促进全面发展
全省教育大会指出,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完善“大思政课”格局。广大一线教师更加明确育人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教师是‘四个自信’的领学人。我们要认真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内容。”省模范教师、淮安小学教师张晓红表示,要在思政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青少年,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省模范教师、仪征市育才中心小学教师刘茂勇说,他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立德树人实践,积极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将“大思政”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
“不断提升自我,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根基,紧跟时代步伐,开拓时空视野,锤炼正直人格,坚持以身立教。”沭阳县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部主任田作明表示,不断完善“大思政课”格局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应积极作为、锤炼本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应有之义。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更加注重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作为体育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无锡市滨湖区河埒中心小学教师邓峰希望孩子们“身上有汗,眼中有光”。“学校体育应走出适性育人、个性发展之路,通过日常评价引导学生在大课间、午休、课后服务等时段充分自由地运动,进而养成常态化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将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持‘五育并举’理念,以质图强,主动提升专业能力,聚焦学生个体差异,积极拥抱教育技术,拓宽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毛良燕表示。
注重公平优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是全省教育大会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绘制的蓝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全省基础教育战线一直在努力。
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中校长杨小峰认为,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办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校际交流合作,通过教师轮岗、共享课程资源等,打破名校与薄弱校壁垒;在学校内部,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为学习困难、特殊家庭等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充分保障教育公平。
“我进一步认识到,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都肩负着为学生未来奠基的重任。”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邗江区启智学校校长陈耀说。面向未来,该校将进一步发挥普特融合特点,聚焦融合课程建设,聚焦融合特色提炼和融合质量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儿童友好”的校园里蓬勃生长。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全省教育大会的统筹部署让基础教育战线更加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重大课题。
全国模范教师、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小学教师兰全翠说,作为多年扎根乡村课堂的普通教师,她深感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摇篮,“小学阶段同样需要注重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长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一线的老师,我将凸显学科特色,落实学科实践,努力打造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堂。”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顾红霞表示,要将学生未来可能面临的创新实践提前融入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强师能铸师魂,践行教育家精神
全省教育大会上,省领导为省模范教师代表颁奖,并提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建设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让广大教师倍感振奋。
省模范教师、盐城景山中学教师路璐表示,作为基础教育战线的党员教师,她将认真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投入教育教学,努力将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课堂,守好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做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护航者。
“作为扎根乡村教育28年的老党员在现场接受表彰,我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的无上光荣。”省模范教师、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教师杨荣芳表示,将用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发挥好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用剪纸艺术润泽学生心灵,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引导学生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6年小学生活,足以影响人的一生成长。我们将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特点,以健康、温暖、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润泽学生心灵,答好新时代的‘育人三问’。”泰州市姜堰区凤凰园小学校长蒋小兰说。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将积极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用心用情教育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师长的关爱和引导下茁壮成长。”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幼儿园教师钱可表示。
扬州市朱自清中学青年教师周洁说,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其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将积极创新,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融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育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