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研学培塑“三信”儿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红色研学培塑“三信”儿童

■赵明杰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积极向上的导向性,扶正滋养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徐州市少华街第二小学“红色研学培塑‘三信’儿童的行动”成功立项为第六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红色研学这一创新德育途径,培塑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新时代儿童。立项以来,学校以红色研学为途径,通过优化“三信”儿童成长环境、完善“三信”儿童红色研学课程、细化“三信”儿童评价体系三个维度不断推进项目实施。

优化“三信”儿童成长环境

少华街第二小学升级校内红色育人场域,委托专业设计团队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规划,重点建设校内“四个一”特色空间,即一廊、一台、一馆、一墙,营造凸显品格提升工程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拓展红色研学校外场域,对市区及周边各类场馆进行分类:依托淮海战役烈士陵园,打造党史与新中国史研学基地;利用徐州规划馆、徐州名人馆,建设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研学平台;依托小萝卜头纪念馆、王杰纪念馆建设英烈榜样教育研学基地;依托汉文化风景区、徐州博物馆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依托徐州农科所、徐工集团建设劳动模范教育研学基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少先队活动阵地。

学校搭建“三信”儿童云端成长平台,先后创建少华街第二小学公众号、“红色研学云展厅”微博号、红色研学专属网站等云端平台,一方面通过云端平台拓展并筛选红色资源,构建云端红色资源库,另一方面利用平台记录学生的研学经历,展示学校研学成果。同时利用各媒体信息平台加大研学活动的宣传力度,既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成就感,又扩大了学校的区域影响力。

学校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携手家庭、社区、研学场所及高校,共同打造红色研学协同育人空间,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让孩子到广阔的社会红色文化资源中去亲身体验感悟,同时又将优秀的红色文化宣讲人请进校园,让师生共同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完善“三信”儿童红色研学课程

少华街第二小学通过挖掘学科课程红色资源、利用真实场景和“云端”红色研学三种形式,统整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构建了一套系统性、进阶性的红色研学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低学段的“梦想·志向”主题、中学段的“榜样·家国”主题以及高学段的“追梦·强国”主题。同时,构建了“体验—感悟—行动”的螺旋式德育模式,旨在通过知识的积累推动行动的实践,再以行动的实践深化信念的坚定,达成以知促行、行以至“信”、知行合一的目的,逐步提升学生的品格,持续为学生注入红色基因,最终培养出具备爱党爱国、自信自强、创新担当品质的“三信”儿童。

学校的学科红色研学课程,通过挖掘国家课程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作用,筛选、整合各学科中符合三大红色研学主题的学习资源,打破学科界限,与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美术等学科互相融合,实现多学科联动,形成有特色的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如:“童声颂党”课程,涵盖了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通过自主调查、小组研讨、策划广播活动方案等形式,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活动,运用线上线下不同媒介分享研学成果,学生在研学中致敬英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学校的“童心向军梦”课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国防教育;“甘薯种植忙,我来添‘薯’光”课程,将课堂搬到了千亩红薯田,学生们亲身参与田间劳作,从施肥、起垄到甘薯插苗、浇水,每项任务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做‘航天传人’”课程,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此外,学校各学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校本活动,积极助推“三信”儿童品格养成。

学校的场馆红色研学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不同年级进阶式场馆红色研学课程。场馆红色研学以“三步三课”为框架,精准优化学习方式,确保“研”有明确方向,“学”有清晰指引。“三步”即行前的知识储备,行中的实践探究,行后的思考感悟;“三课”即“研学初探课”“研学体验课”和“汇报升华课”,实现行以至“信”的目标。

学校的云端红色研学课程,深入挖掘互联网上的全国红色教育资源,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主题,精心挑选出适合的榜样人物、革命事件以及红色场馆,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整合。在云端研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年级主题,精心挑选线上研学资源,为学生打造充满沉浸感的线上学习环境。学生以“读、看、听、悟、做”的学习方式开展研学,做到“研中有学”“学中有研”,充分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细化“三信”儿童评价体系

少华街第二小学根据爱党爱国、自信自强、创新担当三项内容,按照不同学段儿童的特点,细化了九个发展目标,并制定评价量表。量表中的每一个发展目标都指向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依据学段特点,循序渐进培塑儿童的“三信”品格。

学校在研学评价中,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校园内标志性植物的花语寓意,针对爱党爱国、自信自强、创新担当三项评价内容分别设计了广玉兰奖章、蜡梅奖章、迎春花奖章。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性课程后,根据自己的综合表现,积极参与特色奖章的争章活动。同时,学校每学期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评价手册,全面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为学生品格持续发展提供可视化依据。这也为学生自我激励、规划目标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品格的真正提升。

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品格培养活动,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教师们的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涌现出一批涵德立行、潜心育人的师德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此外,学校与柳新镇太平小学、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助推红色研学项目走向深入。这种跨学段教研的方式,通过纵向搭建学段“桥梁”,构建教师的“大思政”格局,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助力教师实现跨越式专业成长。

在丰富的红色研学活动中,学生逐步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状况,转而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和探索者。在多彩的活动中,他们发掘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展现出新时代儿童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系徐州市少华街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州市“青年良师”,徐州市泉山区“带头优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基础教育精品课部级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