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慧创”,让儿童牵手未来
■山西省临猗县双塔小学 何云霞 王洁
山西省临猗县双塔小学起步于清末民初的涑水书院,因巍巍双塔耸立校中而得名。多年来,学校在“聚沙成塔 慧创未来”的理念引领下,以“慧”领航,以“创”践行,致力于“办一所生长智慧的学校”。学校依托新科学教育“读中悟、做中学、写中思”的实施路径,通过优化课程场域、改变学习方式、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展示平台,打造“一体多元”的科技教育品牌校,开启“慧创”科学探索实践。
校园成为“慧创园”
本着“空间即课程”的理念,学校充分延展时空,打造无边界的学习空间,让校园、社区、大自然处处成为科学学习的场所。学校于2020年成立“创客中心”,充分借助各类平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整合。一是增设了无人机室、航模室、机器人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场式学习场域;二是着力打造“慧园”和“创园”两个项目式学习场域,以及科技长廊、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平台等跨媒介学习场域,让科创探究在身边发生;三是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科学梦工厂》栏目,通过“科学家故事”“每日一问”“生活小妙招”“小小发明家”等版块,创建有声学习场域。
课堂奏响“智慧曲”
我校科学课堂遵循“问—探—问”的思维发展模式,以问题引领探究,以探究生成问题,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科学素养,如语文——阅读与科普,数学——逻辑与思维,美术——传统与创意,体育——玩与科技等;同时,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进行科技融合,使科技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课程搭建“创造桥”
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构建以场域式学习为中心、行走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一)场域式学习,处处是探究之地
“会发现”实验课程。我们依托教材整合拓展各类科学资源,创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教材《趣味科学小实验》,带领学生在神奇有趣的实验操作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小百科”探究课程。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我校以“我有一个问题”进行任务驱动,鼓励学生从科学视角观察世界,通过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培养思考探究、科学求真的精神。
“慧创造”工坊课程。我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成立航模、仿生机械兽、智能机器人、3D制作等科技工坊。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创,将科技元素应用到劳动实践中,创造了温室育苗控制器、远程浇花控制器、节水灌溉设备等发明成果。运用3D技术造物,制作出粉笔收纳盒、一次性塑料收纳盒、航模电池管理盒……这些实践成果,正是孩子们用科技创造生活的智慧闪现。
(二)项目式学习,仰望科技星空
本学期,我校还开展了“北斗领航梦想”项目式学习。
影像北斗。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科学纪录片,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直播,见证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精彩瞬间,引导孩子们以“四上太空”的家乡英雄景海鹏为榜样,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书韵北斗。我们设置“北斗读书角”,举办“北斗牵着我的手”共读比赛,开展“我跟北斗有个约会”主题征文,以阅读连接科学,让人文与科技融合。
北斗探秘。组织学生参观运城航天公园,追寻人类迈向太空的足迹。
北斗问天。举办航天主题知识竞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航天强国”的梦想种子。
(三)行走式学习,以大自然为教材
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把世界当作教室,以万物为课程,构建“人与自然”生态项目课程,形成“一级一主题,一班一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小学6年体验完整的“生态校园”项目学习,在“一步一景一学习”中观察自然现象,探究自然奥秘。
我们也走出校园,借助地域资源,开展科技实践,聆听窗外科技声音。临猗县气象站、科技馆、运城博物馆、盐池博物馆等场所,都留下了孩子们探索未来的快乐足迹。
活动创设“聪慧台”
我们致力于用活动编织孩子成长的舞台,用科技智慧的火光点亮孩子的多彩童年。
主题活动扬个性。学校每月举行“奇思妙想——科幻画比赛”“巧夺天工——科技小制作”“妙趣横生——科学小实验”“绘声绘色——科普剧展演”“科创未来——趣味竞赛”等主题活动,孩子们尽情展示自我,在活动中绽放科创未来的智慧光彩。
多元评价促成长。我校以“慧创”积分为评价导航,从“慧发现”“慧学习”“慧实验”“慧创造”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孩子们人手一张“慧创积分卡”,用积分兑换校币,用校币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的“慧创”生长力。
仪式庆典展智慧。为了擦亮每一个特别的日子,学校举办“科技赋能,让体育运动更智慧”运动会,拉不开的书、会跳舞的钢珠、干冰系列实验,都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朵朵花开向未来”艺术节上,“巧手变变变”“守护心灵之窗”“日新月异的科学”等含有科技元素的活动,让学生乐享科技盛宴;“阅读相伴 科普同行”读书节中,“猜书谜”“情景剧”等系列专场,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滋养智慧,提升科学素养。
科技竞赛结硕果。只要上路,总会遇上庆典。在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品牌的征程上,我们洒下汗水、倾注智慧,也收获了多项殊荣。在运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制作的“智能水龙头”“自动分类粉笔盒”“智能课桌”等24件参赛作品获奖;3D作品“一次性塑料收纳盒”“航模电池管理盒”在省赛中获奖;在山西省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中,我校学生荣获单项奖冠军1个、季军1个,一、二等奖10余个,学校荣获省、市级优秀组织奖。
行走在新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描摹双小学子的形象,“慧创少年”成了他们最耀眼的模样。我们将以聚沙成塔的精神伟力,以“慧创未来”的开拓精神,坚持做看得见未来的教育,用智慧与创造点亮双小的灯塔,为“慧创少年”照亮一段名叫“未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