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储冬生
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始建于1965年,坐落于巍巍钟山脚下,依偎在蜿蜒的明御河畔。学校一校两址,分南北两个校区办学,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教育集团领衔校。多年来,学校以“扬长·生长”为办学理念,以“问题·驱动”为课堂主张,以“智慧·温暖”为培养目标,致力发掘学生潜能。学校积极努力“办温暖的教育、育有趣的灵魂”,倡导全校师生“对世界保持好奇、对他人保持温暖、对自我保持努力”,高度重视儿童天性的养成,积极解答儿童生发出的灵性的生命疑问,努力让每一个儿童都具有“能自主、善倾听、乐分享、会创造”的灵性智慧。
教师是立教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多年来,瑞金路小学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引导全校教师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初心,全力锻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价值引领,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生态
一是以理论学习为师德奠基。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全体教师不断强化思想铸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坚守育人初心,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二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师德铸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组织观摩“教育家精神2024年首场宣讲活动”,深入学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队伍接受精神洗礼,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三是以党建引领为师德立标。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总支建设作为涵养良好师风的重要抓手,将党员教师作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树立“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标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以鉴明心,
构筑师德师风建设堡垒
一是加强学习明底线。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要求,明晰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努力让教师心中有底线、明规矩,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二是以案为鉴守初心。学校定期开展警示教育,以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和严重师德违规的真实案例为反面教材,引导教师防微杜渐,做到警钟长鸣。三是坚守承诺担使命。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重温教师誓词,切实增强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风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立体推进,
探索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一是坚持学先贤,扎根厚重教育底蕴。学校带领教师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感受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初心;走进行知小学,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校长的先进事迹,浸润教师心灵。二是坚持请进来,夯实师德宣传阵地。学校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先后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高校思政讲师团,开展师德师风宣讲,构建一体化思政体系。三是坚持走出去,传播师德师风文化。学校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社区,开设公益讲座,解答家长的教育困惑;开展暑期公益托管服务,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组织骨干教师牵手溧水区洪蓝中心小学,远赴陕西、江西、贵州的边远山区小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榜样赋能,
选树师德师风建设典型
一是实施师德“青蓝工程”。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度,新教师入职时,既给他们配备业务上的“经师”,也配备师德上的“人师”。二是评选“感动瑞小”教育人物。学校坚持评选“感动瑞小”年度教育人物,组建青年教师宣讲团,讲好瑞小教育好故事,以鲜活的案例感动人,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以身边的故事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三是锻造师德师风学校品牌。近年来,学校先后有2人获评市德育工作带头人,1人获评区德育工作带头人,1人获评市师德先进工作者,3人获评区师德先进工作者,学校获评区“师德先进集体”,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学校品牌。
未来,瑞金路小学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抓紧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引导全体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