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芳华映初心 躬耕润桃李
■ 王秀荣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1994年,我毕业于苏州大学,入职苏州工业园区娄葑中学(后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2019年调至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至今躬耕教坛30个春秋。“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我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我也在不断思考,怎样才能实现成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的目标。30年来,我始终踏踏实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把稳立德树人的“方向盘”,筑牢培根铸魂的“压舱石”,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诲,做师德师风的楷模,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潜心育人,
以磐石之姿实干笃行
“以名家的格局做老师,以老师的本分做名家”,是我一直鞭策自己的一句话。“三尺讲台守初心”,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把课上成学生喜爱、同行点赞的“金课”,不断钻研教材教法,推进教研创新。我潜心锤炼“磨刀石”,坚守育人初心、树立育人理念、心怀育人意识,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工作第二年,我开始担任班主任。一方面我不断向前辈们学习,另一方面我努力践行“唤醒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注重细节,努力创新,脚踏实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力求完美。
20世纪90年代,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课桌椅不仅破旧且大小、高低不一。我们班有热心的家长将教室的内墙粉刷一新,我也自费给班级买了一些绿色植物,又到十全街的裁缝店为每个学生的课桌量身定做了一个白色的布桌套。这样的教室布置在全校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班的学生倍感自豪。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孩子们的心情更愉快,学习效果更好。很幸运,工作的第三年,我所带的班级被评为“苏州市先进集体”。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是与学生共同努力,争创最优秀的班集体。我所带班级的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记得有一年,初一新生军训结束后进行会操表演,我们班精心准备了班服,但是缺少统一的运动鞋,孩子们自发决定赤脚上阵。我们班的孩子特别争气,动作整齐有力,表现得比平时更精神,服装也很夺人眼球。鉴于我们班学生的出色表现,学校特地增设了特等奖。带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成长,无论多么辛苦我都无怨无悔。
在校运会冬季三项比赛中,我们班每个项目均获第一,而且在传统项目——男、女生“8”字形跳长绳比赛中成绩“遥遥领先”,不仅获得全校第一,还获得了代表学校参加苏州工业园区冬季三项比赛的机会。通过刻苦训练,我们班的男队与女队均获得园区第一名,于是再次代表园区参加苏州市冬季三项比赛,分别取得了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好成绩。
我喜欢励志类歌曲,用歌曲鼓舞我的学生,也鼓舞自己。我没有李镇西老师的才气,不会创作班歌,但是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歌曲。于是我选择了《相信自己》这首歌,将其定为班歌,在每周班会课上播放。我特别欣赏里面的几句歌词: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我将歌中的两句话“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作为班训,并定制了横幅挂在教室的后墙上,每天提醒学生,也提醒自己。
担任班主任15年,我所带的班级两次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学生集体,两次被评为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班集体。我也先后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班主任、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获得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金、苏州市首届“陶行知教育奖”。
勤于实践,
让教学理论落地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30年来,我勤于实践,把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转化为理性认识和理论成果,形成前瞻性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30年来,我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经常获得年级第一。即使中途接手基础相对较弱的班级,我也不会气馁,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实现名列前茅的目标。印象最深的是2016—2017学年,我接手了一个英语合格率较低的班级,班风班纪也“全校闻名”。但我相信,只要我全力以赴,用爱与智慧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定能在进步的喜悦中快乐成长。我迎难而上,用真心唤醒学生学英语的热情,用耐心帮助学生从最基础的内容补起,用爱心鼓励学生永不放弃。通过一年的努力,这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变,学习氛围浓厚,在园区统一组织的英语期末质量检测中名列年级第一。在帮助学生进步、成长的同时,我不仅获得了成就感,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个人也两次获得江苏省初中英语评优课一等奖,两次获得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一等奖。
教学之余,我还主持了两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江苏省中小学教研课题,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省市规划课题,出版专著《饱含教育情怀的英语教学》,多篇论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省内外主流优秀期刊上。
示范引领,
促区域联动共同成长
名师的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培养、指导和关心。一路走来,我深知是因为有“贵人”相助,有多方面提供的平台,为我搭设了专业进步、人生“精进”的台阶,我才能实现从区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到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苏州市名教师到“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跨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甘做一颗小小铺路石,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起来。我不仅专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倾力带领团队成长,促进学科的区域联动发展。我先后担任苏州市直属学校新入职教师学科导师、苏州市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导师、苏州大学兼职导师、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领衔人、江苏省卓越教师创新培育计划导师、江苏省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从建设一支教学团队,到扶持一所薄弱学校,从发展一批青年教师,到形成一种学研氛围,从探索一种教学方法,到形成一种教学理论,不断提升示范引领力,促进区域教师共同成长。
“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于我而言,成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后,更要赓续师者的初心,扎根一线实干,敢于突破,起而立行。“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将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坚守育人初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在勇毅前行中绽放芳华。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