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打造样板示范高地 走好教育强省之路·笔谈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 完利梅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办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有效机制。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支出结构,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内涵质量得到新提升。

2013年,常州市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2014年即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常州市坚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强化履职责任担当。市政府教育督导办组织各辖市(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地打破边界、拓宽视野、加强观察交流、总结宝贵经验,对创建进展缓慢的区域,针对性开展“会诊”,建设性开出“方子”,全市逐渐形成全面发力、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全域创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天宁区、钟楼区、经开区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已接受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督导评估。

常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出台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指导意见,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与各辖市(区)政府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明确创建步骤和时间节点,力争2025年前所有辖市(区)都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各辖市(区)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创建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按时完成。

近三年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建、改扩建学校93所,竣工71所,增加学位7.2万个,竣工学校完成投资98亿元,“大校额”“大班额”问题进一步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全市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由2021年的17267元,增长到2023年的17561元;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由2021年的27127元,增长到2023年的27876元;特殊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8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帮扶比例达100%。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市373所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各辖市(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一区一表一校一策”方案。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公办学校100%划片就近入学,实现公民办同步招生、随机均衡编班,有效缓解“择校热”问题。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免费教育比例达100%。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十四五”以来,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6680人,其中骨干教师占比50.46%;开展优秀教师城乡牵手结对交流活动,249名优秀教师与141所乡村学校牵手;建立“乡村教师培育站”36个,覆盖90%以上的乡村学校,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师资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局管校用”“县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多元化引才机制,极大缓解师资与编制双缺矛盾。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建立中小学教师与本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同时,常州市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6.21%。持续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全市3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历经五轮建设,教育改革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持续推进“优质学校”创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322所,占比88.22%,就读优质学校学生占比92.96%。构建德育“常州模式”,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七彩德育”体系。深化劳动实践教育,出台施行全国首部劳动教育地方性法规《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推进“强健体魄行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7.2%。实施“一校一品一特色”“书法教育百千万2.0”等工程,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培养一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

今后一个阶段,常州市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随着学龄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学位供给预测的多变性、教师资源配置的复杂性等越来越明显。常州市将加快建设前瞻性资源预警平台和可视化学位系统,更加科学系统地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通过推进托幼一体化、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方式,优化整合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在确保“好上学”的前提下,做到“上好学”。

二是驰而不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教育经费投入是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保障。常州市将不断完善区域项目化建设奖补机制,进一步安排辖市(区)综合奖补专项资金,激励引导辖市(区)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增强教育经费保障力度;规范公用经费管理,严格开支范围和标准,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同时,及时足额安排发展性经费,重点支持学校内涵建设。

三是坚持不懈建强师资队伍。“强教必先强师”,常州市将依据各区域、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趋势,科学预测师资需求、合理实施统筹调配,确保师资数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建好“龙城好教师”成长营,建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大力促进城乡、区域师资优质均衡;坚持区域整体性谋划、城乡一体化统筹、全局前瞻性思考,既要保持教师数量的适度增长,也要深化结构的合理优化,更要推进品质的显著提升。

四是全力以赴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在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新征程上,全力以赴打好教育质量“升级战”。常州市将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中,组织开展办学行为专项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夯实基础保障;在深化“学校主动发展”的实践中,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科学系统地设计校园文化,高质量推进课程游戏化、新优质学校建设,让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积极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