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写给青年的读书指南
——读《学会读书》有感
■ 盛新虹
《学会读书》
叶圣陶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可以获得智慧启迪,可以潜移默化地滋养灵魂。书籍就像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它使人内心平静、充满力量,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不平凡的意义与价值,在枯燥的生活中发现无限的乐趣与慰藉。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一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时时灌溉前者而芟除后者。”如何灌溉?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开卷有益,读书有说不尽的好处。然而,读书是一门技术活。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生致力于青少年教育,对读书有着不凡的见解。他主张拣选正确的、当前合用的书来读,如果盲从“开卷有益”“为读书而读书”,最终会让自己迷失在书海中。
读书可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然而,面对浩瀚的书海,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嘱咐我们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学问,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并未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学会读书》一书则告诉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应该读些什么书,如何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该书汇聚了叶圣陶一生的读书经验,从读书的众多理由到读书无小事,从书籍的选择到终身阅读,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有关读书的方方面面,让读者真正会选书、会读书、读懂书,从而把书中的经验化为自身的经验,成为真正高效的学习者。
叶圣陶把浩瀚如海的书籍比作人类经验的总仓库,这个仓库里集拢了人类各种各样繁复的经验。一个人不能读尽所有书,何况仓库里藏着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所以不能随便读书,得注意拣选,要选取最合用的书来读。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存在差异的,有时你没有足够的阅历、不在合适的时刻,强行读书并不能为己所用。
在开始阅读之前,读者首先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一书在手,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序文的性质通常是全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总体印象或衡量标准。而目录代表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读过目录再阅读全书,就不至于没有头绪。
叶圣陶告诫大家:“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他在书中列举了读书的3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书云亦云”的态度;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之,否则就不取;最后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只为从书上学来装点自己,在高谈阔论时不致受人讥笑而已。叶圣陶寄语青年,要在人生的大道上迈步前进,应当抱有第二种态度,要使书为人所用。
会读书的人,都有自己的一部阅读史和思想成长史,他们懂得如何选择。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叶圣陶认为,读书要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要活学活用,要做书的主人,倘若搞反了,那就成了尽信书的书呆子。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叶圣陶对于读书的看法值得我们学习。《学会读书》是叶圣陶先生关于读书的文章集萃,特别适合青年人阅读。青年有热爱,有朝气,未来属于青年,青年读书不止,学习不止,才能创造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