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梓树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那棵梓树

■蒋岭

一座小院,里面住着几户年轻的小夫妻,一些大门上还贴着“囍”字,看得出是新婚燕尔。一名戴着眼镜的男人在院子的西南角来回踱步,远处传来一阵鸟鸣声,他不禁脱口而出:“小院如有树,长大了也一定会有鸟来筑巢。我们不就有鸟语相伴了吗?它们的叫声与校园内的读书声相呼应,多么美妙!”

想着,他就邀请同院的伙伴们,准备在院内栽一棵树。可大伙商量来商量去,一时拿不定该栽哪种树。最终,戴眼镜的男子拍板决定:梓树。他的理由很简单——

书以“梓材”为名篇,讲究的是“教书”,大家的身份是教师,“教书”是本职,这是其一;

古来以为木莫良于梓,讲究的是“育人”,教师的职责也是“育人”,这是其二;

礼以“梓人”为名匠,讲究的是“德仁”,立德树人是根本,这是其三;

宅旁喜植桑与梓,以为养生送死之具,讲究的是“奉献”,教师也应如此,这是其四;

故迄今又以桑梓名故乡也,讲述的是“忠诚”,教师也应如梓树一样,好教书,教好书,这是其五。

时隔不久,院子里便有了一棵挺拔的梓树。

时光流转,小院没了,梓树却噌噌噌地往上生长。春风吹来,一片片嫩芽缀满枝头,它长高了一些;烈日炎炎,郁郁葱葱的叶片成了华盖,它长结实了一些;秋风萧瑟,颗颗长椭圆形荚果归根于地,它长粗壮了一些;冬雪覆身,枝干不服输地伸向天空,它精神气更足了一些。

清晨,步入校园,人们顺着坡道向上走,便能看到梓树,在它不远处矗立着一栋教学楼,楼顶上标有“文明 和谐 严谨 开拓”8个醒目的大字,似乎在叙说着“教书”“育人”“德仁”“奉献”“忠诚”的誓言。

梓树枝叶蓬松,树枝盘曲地向上生长着,一块块如鱼鳞的外皮紧紧附着树干。春天来时,满树白花开放,煞是好看;秋天到来之际,树枝上垂挂着的一串串椭圆形果实,半晌工夫,就会落满一地。

这棵梓树已经很老了,树皮脱落了许多,上面沟沟壑壑,一大块一大块的青苔爬满了树干、树枝。可你又不会觉得它“老态龙钟”,因为那一根根枝干遒劲,伸向四方,似乎是一条条小龙在云雾里翻腾攀爬。

这就是梓树,一棵老梓树。

“它饱经风霜依然挺拔。”我轻轻拍着梓树皮,“大雪压梓树,梓树挺且直。要知树高洁,待到雪化时。”

“你怎么将《青松》修改了?”唐老师笑着问。

“冬天,这棵梓树看起来光秃秃的,见不到一片树叶。春天一到,它满树都是翠色。临近夏季时,更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顽强的生命力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赞美吗?”我仰视着那枝枝叶叶,“它的精神也激励着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努力奋进。”

唐老师抬头看着梓树,手一指:“蒋老师,树枝上还挂着一个铃铛呢!”

是的!在茂密的树叶间,古铜色的铃铛挂在树枝上,铃铛里的坠锤随风轻轻摇晃着,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敲响铃铛壁,发出声响。

“这棵树一直生长在这里,铃铛也一直挂在树上面,它还承担着上课、下课的准点报时。现在,它也老了,也用不着了……”我止住了话语,愣愣地看着铃铛,陷入了沉思。

追根溯源,学校前身是高平书院。“新宇立规,敦延名宿,朔望考校……今高平书院又适邻泽宫,世御谫劣于侍郎,无能为役,然欲垂永久之志则一也。前规可鉴,来哲嬗兴……”这是当年建院者凌世御的期许,希望后来者更好地教书育人。小梓树成了现在的老梓树,它身上的斑斑驳驳,不就象征着“桑梓之情”吗?

当年意气风发的男子再次来到梓树跟前,抚摸着已经粗糙不堪的梓树干娓娓道来:“梓树之处便是我的居所,我在这里成家,我的孩子在这里出生……”

是呀!无论走多远,这棵梓树让那些曾经围绕在它身边的人多了一份牵挂,这就是对“故乡之地”的眷念,是对“故土”的一份回忆,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