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校家社协同育人,让孩子的星空更璀璨
■ 王建明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中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学校往往被看作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尽管孟母三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等典故早已耳熟能详,人们普遍意识到家庭、社会环境的重要教育意义,但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股本应紧密结合的教育力量在一些地方仍处于相对较为孤立的尴尬境地。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实施“双减”政策等新形势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其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校家社需协同发力,才能创造孩子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是教育的重要阵地。没有任何机构可以替代家庭,而父母的教育素养、教育理念,父母对教育的理解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每一个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应该进一步承担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责任。家长要把严管与厚爱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家风,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应有之义,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的应有之义。“教育孩子是一门技术活。”不少家长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却为无暇教子和教子无方而苦恼,导致本身应该“在线”的家庭教育“掉线”甚至“断线”。家庭教育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家长们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我们要赋能家长,让他们在孩子成长中不缺位,从“技能层面”来解决家长“不懂”的问题,更新家长观念,补齐短板。学校应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指导他们改变不当的家教态度和方法。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大势”,也是“大事”,我们要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动社会力量指导家庭做好家庭教育,让每一位家长教育孩子时都能得心应手。
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中,学校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我们要坚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在学校管理、内涵发展、品质提升、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强化“五育”并举,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做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社会这本“教科书”是个无穷的宝藏。我们要盘活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其有效转化为实践育人的课程元素,让孩子们走进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剧院、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接受文化熏陶,实现社会育人资源共建共享,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作用。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无限互联、动态协同的特点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了契机。我们要以数字化赋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能够共同融入的空间和平台,让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打造个性化、终身化、网络化、便捷化及智能化的教育体系,构建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在几何学中,三角形被视为最稳定的结构。放眼教育,校家社三方协同配合也一定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组合。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力量,正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努力让孩子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走出来,营造育人细无声的大教育“磁场”,构建更加和谐的协同育人新生态。改变,正悄然发生。
(作者任职于句容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