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青”系乡村,“洄游”助农
■本报通讯员 赵喜恒 胡淑贤
今年暑期,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青系乡村,职教助农”实践团在“洄游”青年返乡创业热潮感召下,怀揣助农梦想,与学校关工委老教师一同前往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大屯镇三元农场。实践团成员们打造田间地头思政课,提升高职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办助农课堂,为大屯镇南果梨种植果农直播带货提供教学指导;结合专业特长设计南果梨产品包装,提升种植农场品牌形象,让青春在职教助农路上绽放光彩。
学习榜样,汲取奋进力量
7月6日,实践团成员们跨越1600多公里踏上鞍山黑土地,来到鞍钢雷锋纪念馆学习雷锋精神,开启助农志愿服务的第一课“学习雷锋好榜样”。
听完雷锋故事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田地,头顶烈日,手持农具,在当地果农指导下疏果,学习南果梨的种植和养护知识。成员们上山摘果、分拣、装箱、打包,干劲十足。通过在果园劳作、体验农村生活,成员们学习体会鞍钢精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展开。接下来的直播卖梨助农,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创新创业的初步尝试。”该校关工委委员杨林说。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握好此次劳动机会,在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锻炼专业技能。
发挥专长,开辟助农新赛道
实践团成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南果梨产业发展规模稳定,但产品包装缺乏设计,制约了品牌的外延拓展。
为此,成员们邀请专业教师为南果梨产品的定位发展和包装设计“把脉开方”,无偿为南果梨更新包装。为充分了解南果梨、做好产品设计,他们走进果园观摩有百年树龄的南果梨母树;查阅资料,了解南果梨特性;走访印刷工厂,了解包装箱制作工艺。经过两周打磨,成员们最终完成设计11组,绘制手稿百余幅,对南果梨进行全新包装设计,让三元农场南果梨焕发出新活力,赋能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成员们了解到,当地销售南果梨的模式还是传统的“企业+农户”,果农收入受限。英不落村果农刘奶奶种了半辈子南果梨,打算经营电商平台增加收入,但苦于不懂新技术。
实践团以精准化“点单式”服务为载体,建立果农点单、组织派单、教师接单、组织晒单、果农评单“五单”模式,开展面对面授课3次,线上解决果农电商平台运营问题71条,精准对接果农发展需求,让志愿服务更加贴民心、达民意。
“以前,我们的南果梨只能等货商上门收果,现在这些孩子教我直播卖果,果子比以前卖得多了不少,真是太感谢了。”刘奶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蓄势添能,探索兴农新业态
利用电商直播平台直播销售南果梨,是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本次助农实践的重要内容。7月下旬,实践团成员们返回江苏南通,在一只羊文化传媒(南通)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5天的实习,深入了解电商直播行业的各个环节。8月16日,实践团成员们奔赴南通市海安市曲塘镇银树村开展直播助农实践,帮助果农直播带货、推销葡萄,累计销售葡萄142斤。
8月下旬,成员们再赴鞍山,将直播带货与文化传播相结合,打造有文化内涵、创新元素的特色大学生助农直播间。8月26日,成员们进行首场直播带货,2个小时内吸引1000多人次观看,当天下单人数达100多人,将“流量”变为“销量”,让果农搭上直播带货顺风车。
“我们满怀热情出征,满载硕果而归。看到果农们学会新技能笑得那么开心,我很感动。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助农活动,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实践团成员周田赢说。该校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团以青春之笔书写兴农之梦,用实际行动厚植了爱农情怀,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