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对话
记者:淮安市新安小学丰富和延伸“新旅”精神内涵,依托“新时代小主人”行动深度推进“五育”融合。您能介绍一下设计初衷与推进思路吗?
张大冬:在17年的风雨历程中,“新旅”团员们在行知思想的指引下做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取得宝贵的成长经验。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如何让新安的孩子像“新旅”前辈那样具有自主自立的能力呢?
我们积极实施“新时代小主人”行动,即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从“文明小主人”“智慧小主人”“健康小主人”“快乐小主人”“勤劳小主人”5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争做自己的小主人、班级的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家庭的小主人、社会的小主人。学校构建“小主人”微课程群,每个系列60节课,6个年级共300个微课程。每个课时分目标达成、话题引入、说说议议、情境体验、链接生活等板块,均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和配套课件。各年级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明确上课时间、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和达成目标。我们还探索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五万里征程”积分评价体系,引领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记者: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地方教育资源赋能青少年学生思政教育的建议”。您能否基于新安小学的实践,谈谈中小学校如何用好红色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思政教育赋能?
张大冬:梳理、总结我们的实践,我认为,当前中小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可综合运用整合、融合、结合等不同方式,打造红色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首先是通过全方位整合地方红色教育资源,构建场景化、实境化的红色教育场域,建立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在整合中放大红色教育资源的育人效应。其次是要将红色教育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及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融合,让红色育人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形成常态长效的红色育人机制。最后,中小学校在运用红色教育资源育人的过程中,要注重将认知、体验、践行结合起来,形成知情意行完整统一的育人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