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创”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自“双创”工作启动以来,常州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推进——

以“双创”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琼 薛拥祥 通讯员 刘磊 曹奕

一直以来,常州将坚持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既定目标。1994年,启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教育现代化工程;20世纪末,启动实施以改善城市周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主要内容的“金边工程”;2003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目标,100%乡镇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2013年,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设区市……

自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以下简称“双创”)以来,常州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推进,成绩显著。目前,常州已全域创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其中3个辖市(区)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

坚持“一盘棋”统筹,

顶层谋划有高度

常州将“双创”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形成了“党政推动、部门联动、县域主动、学校行动”的总体工作格局。

常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更好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性文件,全面统筹、指导和促进“双创”工作。

在此基础上,各辖市(区)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政府推进创建目标责任书,全面压实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负主责,相关部门协同抓、齐担责的“双创”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各辖市(区)紧盯“双创”总目标、总任务,紧扣关键指标、薄弱环节,制订任务分解书、实施进度表,召开创建工作全局部署会、阶段总结会、冲刺推进会,以挂图作战的决心、销号管理的决战,实现“双创”工作的高位统筹与高效落实。

常州还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情况纳入辖市(区)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政府教育履职考评,压实市、区、镇、校四级工作职责,协同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据了解,常州每年召开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反馈分析会,专家、校长、教研员齐聚一堂,系统分析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差异,形成年度分区域监测报告。发布“一地一校”问题清单,把责任压实到每个人,把问题整改到每件事,以“数据运用”驱动政府教育履职走深走实。

强化“一系列”举措,

要素支撑有强度

一楼一千零一夜博物馆、二楼小豆豆少儿工程院、三楼小青柑元宇宙学院、四楼小星星大地美术馆,这是常州市武进区东龙实验小学用整栋楼为学生打造的科学公园。该校今年秋季学期启用,还建有篮球馆、万物生长馆、劳动实践馆、创意图书馆等一流的特色场馆,充满现代气息,深受学生喜爱。

像这样的新建学校,2023年武进区就有8所。“十四五”以来,常州全市学前教育阶段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所,增加学位2.8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71所,增加学位7.2万个,学校超大班额全面消除,100%学校达省定办学标准。

常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全市域一体化统筹教育资源,教育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惠及千家万户。“在政府投资计划编制和社会事业补贴安排中,常州优先保障教育项目。”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严永志介绍说,常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23年较上年增长5.59%。其中,经开区连续3年“只增不减”。

常州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十四五”以来,创新多元化引才机制,全市招引编内教师3200人。统筹推进“县管校聘”人事管理改革,加快实施“三名工程”“四有好老师”“五级梯队”等教师培养项目,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6680人,其中骨干教师占比50.46%。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新增省“名特优”教师154人、市级“五级梯队”优秀教师1864人。

2024年,常州还建立新招聘教师跟岗实习机制,并同步实施银龄教师计划,让一大批优秀退休教师“培优带新”。“银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常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司马双龙表示,多元化的人才增补机制,不能仅面向高校毕业生,“还要发挥一切能够发挥的力量,让教育薪火相传”。

“保障教育资源供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介绍说,为了更好地应对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常州将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机制,推进资源预警改革,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绘制教育云地图,滚动制订实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行动计划。

坚持“一体化”推进,

内涵发展有效度

让优质教育“长出来”,是常州市钟楼区教育的特色经验。据钟楼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杨文娟介绍,钟楼教育发挥集团化办学机制优势,以全覆盖的“899”优质教育工程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8个学前教育集团、9个小学教育集团、9个中学教育集团搭建教育共同体发展平台,变革学校综合评价办法,促进“大校+小校”“强校+弱校”“老校+新校”“城校+乡校”的均衡发展。

以钟楼区为代表,常州持续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建设。该市学前和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分别达98.57%、96.21%,省市优质幼儿园占比达85.25%,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占比达88.22%。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施工图”。常州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构建课标、课程、课堂、课题“四课联动”教研体系,全面实施校本教研复兴行动,努力打造“常州的老师·常州的课”教学品牌。经开区聚力“经·开”课堂深度变革,钟楼区构建“学会思维”课堂,新北区实施“教学质量提优”工程,呈现出丰富精彩的课堂改革新样态,“常有优课”越来越多。

随着“双创”工作的不断推进,“五育”融合更加深入。常州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七彩德育”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课程“私人订制”,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出台全国首部劳动教育地方性法规《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溧阳市打造全域研学课程体系,武进区建设“吾有优学彩虹桥”,钟楼区打响“江南燕·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金坛区、天宁区成立“少年科学院”“少年工程院”,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