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指月录”,写作的“备忘书”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文学的“指月录”,写作的“备忘书”

——读《给少年的文学课》有感

■陈曦

《给少年的文学课》

张莉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每一位少年,都能写出带着自己体温和心性的好文章。”这是《给少年的文学课》封皮上的话,也是作者张莉写这本书的缘起与内心独白。这是一本文学导读书,更是系列文本细读课。我以为,这本书犹如作者的指月之手,引领少年读者走进令人迷醉的文学世界,习得现实意义乃至人生的写作之法。我将之看作宝贵的写作“备忘书”。

《给少年的文学课》基于经典文本,直接指向写作方法,有的放矢,工写兼备。更加可贵的是,这本书中大量的经典文本直接关联与拓展教材,写作指导贯穿中小学教材单元任务。纵观全书,是“群文阅读”的复合延展;由例而文,是“整本书阅读”的以点呈面。

这本书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作者兼具作家与教师双重身份。作家娓娓道来,把理论、大纲、评判柔化于细腻笔触中,不拿腔作调,而是站在读者的立场鞭辟入里地深入阅读妙境,带领读者一同感受迷人的文学世界,书写带有温度的人生故事。教师的视角,则让其笔下生花,言之有物,文字表达更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比起好读,这本书更加好用。所谓好用,是指本书具有鲜明的写作指导功用。沿着作者的讲述脉络,读中写,仿中生,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笔下渐渐丰盈,思想逐步接洽笔触,进而视野开阔于世界与人生。作者带领读者,以单元任务进行文本小结,让每个读者向优秀写作者迈进。

作者聚焦“写物”“记人”“抒情”“阅读”4个方面,为读者呈现一串关于书写“难忘”的宝贵方法。作者以“难忘”作为全书线索,表现其对青少年阅读写作及义务教育阶段写作课核心概念的准确把握。通过难忘的物,我们可以勾描出共同的记忆;通过难忘的人,我们可以显映出心底的深情;通过难忘的事,我们可以找到个体生命与人世间最直观的连接。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与写作,其要旨便是让学生学会发现与记录、感动与抒情、思考与明辨。从读懂到写明,成长在其间。把他者的“难忘”读懂,把自己的“难忘”写真,便是带有体温与心性的阅读与写作实践。

作者选取的例文篇目恰切,形成让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深切认同的“群文”文本。从鲁迅、朱自清的经典名篇到王安忆、铁凝的阅读理解常考经典,再到迟子建、李娟的扩展篇目,作者以文本联动阅读与写作的全过程,达到“拨一动万”的效果。

与名篇导读不同,它以名篇片段作为写作方法范本,是功能性的“演练”。在作者笔下,这些厚重的“大文”服务于写作,她不是分析文本,而是让名篇演示方法。于是,书中所讲述的所有方法便具备可实践性与可参仿性。

层层递进与循序渐进是这本书的突出特点。以第一章为例,作者以毕飞宇《蚕豆》为样本,讲述热蚕豆为何成为记忆的抓手。在“这一个物”的基础上,张莉引导读者将物放置在人物与时代的双重背景下,由物到人,通过人的行动分析、细节描写与场面描写背后的情感驱动,最终落笔于小说一处补笔——“你的头发很软”,以此讲解另一个不起眼的物“头发”是如何成为深度抒情载体的。

“奶奶对少年的情感是双向的:‘无论是多是少,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要不就是从那些蚕豆结束——蚕豆就这样成了我最亲的食物。’蚕豆是‘我’和奶奶之间的凭借,所以它成了‘我’最亲近的食物。”这一段分析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一篇好的文章如何由物写起,再渐渐深入于故事的肌理,写出人情与事态,由个性写到共性,从而引发共鸣与深思。

作者传授的独特技法,尤其是深邃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环环相扣,犹如一本写作“备忘录”,让读者读之尽兴,取用有法。

此外,整本书章节之间既是主题的并列,又是写作指导的渐深。在第一章讲完如何写物之后,作者已讲明写作的基本逻辑是“向内深挖,向外发散”。第二章便通过讲授如何写人,阐明观察之后的“入心”。纵观全书,这一章聚焦的实际上也是构思。到第三章,作者讲述如何写难忘的事,讲述写事的核心是“人”与“外部”的互文性,抽丝剥茧地讲解如何让主题深刻且引起长久思考。

整本书各章节之间套叠并进,宛如指月之手,让读者进入深层阅读世界,再沉湎于写作之海。在许多经典文本的套连张合之间,又以方法贯通这些卓有个性的案例,真正做到吹万不同,而成天籁。

阅读与写作,是学业上的吐与纳,更是吞吐人生与境界的必修课。这本《给少年的文学课》,便是文学的“指月录”,写作的“备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