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味香醇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花生味香醇

■王建明

清早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马上来送菜。“你们接到后把袋子口打开,让菜透透气,不然捂坏了。”母亲叮嘱着,“特别是那袋煮熟的花生,要趁早吃了,不能放太久……”母亲的电话声音刚落,就听到敲门声,父亲提着一个方便袋站在门口,我忙不迭地去接。父亲说,“你们上班要紧,我走了。”

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方便袋,一根鲜艳的红布条扎着袋口。妻子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宝贝拿出来,有南瓜、韭菜、空心菜等时令瓜果蔬菜。最显眼的是一个白色食品保鲜袋,我摸了一下,喜上眉梢,放在鼻下闻闻,还是那熟悉的刚出锅花生的醇厚味。花生倒出来有一大碗,我赶紧剥了一颗尝尝,越嚼越香,猛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收获花生的场景。

老家的岗坡山地,土质疏松而不贫瘠,家家户户都会种点花生,大多是自己吃或赠送亲朋好友。发芽、开花、结荚、成熟……每年八九月便到了收获花生的季节。花生的果实掩匿在郁郁葱葱的藤蔓底下,埋藏在泥土里,试图隐瞒自己的“年龄”。

大人们把收花生称作“出花生”。收获时节,带上钉耙、箩筐、菜篮来到花生地。出花生有拔和摘两个环节。母亲在前面弯腰,用手握住花生的藤蔓向上使劲一提,一整簇花生就乖乖露出真面目,她用力抖一抖泥土并把花生码放整齐,“丰收”两字好像就写在一簇簇花生上。如果久旱未雨,地里泥土板结,就得靠钉耙助力。我和奶奶负责摘花生,这也是技术活,左手握住花生藤,右手抓满花生用力一转,花生从藤蔓的根茎上一个一个掉下来,虽不算费劲,但也考验人的耐性。母亲指着花生对我说:“手摘花生,饱满的就留下,坏的瘪的就扔一边。做事要认真!小孩子学着干点活是好事。”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我喜欢拿上小锄头、提个小篮子,凭着小孩子的“火眼金睛”在大人翻过的地方“捡漏”。有的花生被包裹在土块里,有的直接掉在地面上,甚至有整蔸花生被遗漏的,惊喜不断。累了饿了,我索性躺在地里,枕在花生藤上,随手剥几颗新鲜饱满的花生粒丢进嘴里,清香淡淡,幸福的感觉随之而生。

晚饭后,母亲会乐滋滋地端出一大盆和八角、盐一起煮过的花生,一家人边吃花生,边谈着身边趣事。“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奶奶让我猜一猜谜语,谜底当然就是花生了。吃着美味的花生,劳作后的疲惫感烟消云散。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落花生》,一家人品花生时,文中父亲的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当时,语文老师对我们说,“若想深刻理解这篇文章,你们有时间就帮家里摘摘花生吧……”每到花生收获季节,我就想起老师说的这句话。我在与家人的共同劳动中,进一步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时至今日,我对花生依然情有独钟。无论是原味的,还是加盐的;不管是炒的、煮的,还是配其他食材一同烹饪的,我都喜欢。每年秋天花生晒干后,母亲都会用塑料袋子装上满满的一大袋,让我带上慢慢吃。想家的时候抓起一把,慢慢剥开,细细品尝,咀嚼家乡的味道和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