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然习得”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我的“偶然习得”

■缪徐

一个月前,我接到“共读一本好书,分享阅读体会”活动的邀请,便向一起读书的30多位教师朋友推荐《于漪全集·教育人生卷》。为了有感而发,我通读了全书,并从于漪老师的人生经历、师爱故事、语言风格、教育思想、研究方法等不同维度,以摘录的方式对阅读内容进行梳理。到这里,准备工作似乎差不多了,但又觉得还缺少点什么。细细一想,“缺点”找到了:没有读后感。若有读后感,读书的过程会更完善,分享的体会也将更深切。

为了实现“两更”目标,我翻阅了教育报刊一些读后感,发现“书评”和“读后感”的区别:前者是对一本书作整体或局部的评价;后者是在简要介绍所读书籍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身实际阐述阅读体会。诀窍找到了,读后感《一辈子学做教师》也写出来了。该文很快在《江苏教育报》上发表,这是我首次尝试读后感写作,也是我首次在报刊上发表读后感。

答应参加读书活动且为分享会做准备的前半程,我都没有想到写读后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次读书活动让我偶然习得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回眸过往,类似的“偶得”故事还有几则。

19年前,我当时所在学校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之初,我对博客写作不熟悉,也不热心,促使我加入团队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是分管教育科研的副校长,分管校长不带头写博客、做研究,说不过去。一开始,我写的博客大多是三四百字的流水账,比如《灌南送教》《学车小悟》《我有新车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博客的结构、行文渐渐有了一些讲究,篇幅也慢慢到千字以上,《老来伴》《第一次演讲》《一首歌,二段情》等博客还达到发表水平。博客写作,成了我随笔散文写作的启蒙。

如今,我已在各类报刊上发表随笔散文160多篇,2015年还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过一本小册子《相邻是缘》。寻根溯源,是当年的课题研究、博客写作,让我习得了随笔散文的写作技巧,也让我在无意间找到了锤炼文字的路径。

两年前,学校召开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我参加了会议并作为导师代表作简要工作汇报。虽然汇报时间只有10来分钟,讲稿篇幅仅一千多字,但我对这次登台亮相十分重视,光写稿子就花费了5个多小时。会议结束后,我对着千字发言稿犯了愁——自己用心码出的文字尘封于抽屉,多少有些浪费;投稿吧,稿子篇幅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期刊和栏目。突然,一道灵光在脑中闪现:把讲稿改成卷首语。于是,我又一次在讲稿上动起“刀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原先的发言稿摇身一变,成了卷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密码》,一家省级教育期刊发表了这篇文章,我也实现了卷首语写作零的突破。

带着突破的感悟和喜悦,我又写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知行致远》《素养目标的落地需要教师具备三种能力》等5篇卷首语,先后在《江苏教育》《江西教育》《教师博览》等省级教育期刊发表。没有那次会议发言,我也就没有学写卷首语的动力和机会。写卷首语,显然又是我偶然间学来的“本事”。

偶然和必然是相对的,也是相连的。看似偶然的背后,其实是某些必然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一旦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精神,某些偶然的学习往往会比刻意的学习来得更有劲、更有趣。

学习多路径,愿君多一些“偶然习得”。

(作者系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